昨天,本站发了一篇名为《宜宾供地方式或酝变局 中小开发商拿地更难了?》的稿件,大意是如今宜宾的供地方式似乎在往“整体打造”方向调整,或许以后将很难再有小块土地拿出。大块土地意味着总地价的高企,此外“整体打造”之意显然对开发企业整合各类资源,如招商、特色概念打造有着更高的要求。那么,宜宾本土房企又当作何反应呢?
狙击?风险与风头并存
如果将2月底宜宾的土拍市场,视作邦泰、正和等在小型地块上对恒大、金科等外来开发商的狙击的话,似乎也未尝不可。与之对应的,则是看似比较高的地价以及成本。
2017年2月28日土拍成交结果
于已拿地的开发单位而言,幸运的是宜宾目前市场尚可,尤其是改善市场仅仅经过了莱茵河畔和大地坡的洗礼,能够支付高溢价的产品的客群还有空间。小编听说过某地产商对于宜宾改善需求的预估,有数据说目前的消化未到2成,空间巨大。此言不知真假,但能看出业内对于宜宾的改善需求空间的预估,还是颇为乐观的。
大地坡是宜宾改善住宅的天堂
而未来,狙击大型开发商入宜可以视作“第一种反应”。实际上,这一点不仅宜宾有先例,眉山这座城市更是生动演绎了啥叫“狙击”。巧合的是,眉山房产界的“半壁江山”阳光也在去年刚刚入宜,不知业内有没有交流一下经验?
而狙击的方式有2种,一种是参考2月土拍那样,一把枪瞄一块地;再有就是几家合伙,联合开发。
“一杆枪”这样的做法宜宾已经有人吃了螃蟹,且一块地尚不能算作“整体打造”之列,所以暂且不表。
多说两句联合开发的情况吧,宜宾联合开发的案例数不胜数,从刚需到改善,从本地到外地,这样的模式大家其实都很熟悉了。只是联合有利有弊,从以往的经验来看,不同的房企展现出来的后续反应是不一样的,比如丽雅,大地坡上A1-1的地块本来是丽雅、寅吾和鼎泰三家联合,不过后续似乎寅吾出局,联合可算作拆散了。然而这并不能代表丽雅对于联合开发是排斥的,最近与金发、港腾等再度携手意欲“搞事”,实际上就能看出丽雅对于联合开发的倾向。至于联合的感受如何,估计还得房企自己才能知道。
诚如业内人士所言,如果大型开发商整体开发之前,若宜宾本土房企或本土房企联合体不拿下的话,以大型开发商大盘操作的实力,接下来可能将不会有太多机会。
联合≈接盘:和都国际社区和85℃湾
此联合和上面提到的本土房企联合开发是两个意思,这里的联合指的是“本地+外来房企”的模式。当然,所谓“外来”没有绝对的,谁知道啥时候外来的就变本土了呢?
从“历史经验”来看,宜宾和外来开发商合作开发的情况很多,比如当年的唐人与鲁能,置信与丽雅似乎都是个中例子。因而,时过境不迁,现在的外来房企入宜,似乎也可以走这样的路线,尽管看起来有了微妙的不同。
以往都是在拿地初期就进行商讨联合,而现在却是“接盘”方面频频传出消息,如融创于和都,恒大与85℃湾。现在都是捕风捉影,但一旦谈拢,就是深水鱼雷了。只是联合虽好,前期不易,难度要比拿地初期的合作要高上许多。
不过也没啥,毕竟这两天的大新闻都是融创花632亿接手万达酒店+文旅项目。宜宾这点项目价值,又有啥子好虚的呢?
写在最后:
大开发商,整体开发。
宜宾早有先例,如鲁能于南岸西区而言。然而,又似乎有一些不一样,毕竟年代久远,且当时也没有“整体规划,整体打造”的概念,对于现在也没啥参考价值。
这2个原料叠加,很燃,同时也让人心里打鼓。不过总体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毕竟人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该来的总归要来,只是期待这次的姿势能够好看一点。若真能有大片土地集中开发,无疑会在需求端上得到补充,理想化一点,甚至能够达到降房价的效果。
而大型开发商纷纷选择入宜的原因,大概看了下面的两张图就能了解一二了:
成都土拍2017年上半年成交TOP10(截图来源:锐理数据)
地价涨,供应降(截图来源:锐理数据)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
- 逛了一圈宜宾恒大现场,太感慨了… 2023-07-23
- 三江探地:13宗,最小仅15亩!纸厂打造要换种 2023-04-22
- 恒大交房引关注?宜宾纸厂片区有点难… 2022-12-16
- 融创处于风口浪尖?看看宜宾长江公馆现在 2022-12-14
- 评测:地段完胜产品?华侨城·天鹅堡超高层 2022-08-31
- 三江探地:规模缩减!纸厂二期土地,今年要上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