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三江观点 /@宜宾人 低利率马上截止?政策真相是……

最近,不少网友反映,宜宾很多置业顾问、中介又在朋友圈刷屏了!

0.png

看到一条还没啥感觉,可一连看到五六条,部分网友心慌了:4.1%的利率,难道真是截止到今年底?

PART. 01

“年底到期后原有政策将自动恢复”的真相

朋友圈疯传的利率调整,还得从此前的政策说起——

5月15日,央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

9月29日,央行、银保监会又发布《关于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对于2022年6-8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注意噢,两个政策并非一个概念:

前者提出,首套房商贷利率的下限是LPR基础上减20个基点。就跟现在的宜宾样,首套房利率为LPR(4.3%)-20基点(0.2%)=4.1%。

后者提出,符合条件的城市(符合条件的23个)可以按照“因城施策”原则,自主确定当地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也就是,没有“在LPR基础上减20个基点”这个限制。所以有些城市的首套房利率,才会降到“3”字头。

而11月17日,央行专栏提及的“2022年底到期后原有政策将自动恢复”,就是说的后者,也就是9月29日的政策。这跟宜宾没啥直接关系,毕竟我们不在标注的23个城市中,甚至还不在70个大中城市名单头~

1.png

PART. 02

宣传五花八门,买房注意避坑

一条“到期后自动恢复”的消息,瞬间点燃了宜宾销售人员的热情,置业顾问、中介就跟约定好似的纷纷转发,原因几何?

可能,他们把两个政策搞混淆了吧;也可能,就是想混淆视听、营造紧迫感吧。

个人觉得,后者可能性更大,毕竟作为一线销售人员,宜宾的利率应该还是门儿清的吧?连咱购房群的网友都一头雾水:是我没看懂这个文章?

当然,楼市里的“坑”不止这一个,归根结底还是市场疲软乏力

数据显示:

今年10月,宜宾主城商品住房共备案1139套,环比小幅上升,但同比依然少了880套。

备案套数.png

10月共41个楼盘有备案数据。月度备案15套以下的有18个,其中不乏房源还较充足的项目;4个项目备案破百,最高120套。而去年同期,5个项目备案在150套以上,最高210套。

KPI的压力下,销售人员只得想着花样宣传。置业顾问还算是悠着些的,渠道人员往往更加“放飞自我”,每条消息都是“油爆爆”的。

因此,大家面对一些过于吸睛的宣传,最好多打几个问号。举个例子,宣传的“0”首付,到底啥情况?后续会不会有风险?

2.png

PART. 03

楼市魔幻,但不用太悲观

话说,今年购房者的利好一波接着一波,为何楼市还迟迟不见春天?

对楼市而言,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楼市迅速进入冰冻期,加上全球格局动荡、新冠疫情反复,楼市洗牌进一步加剧,市场信心弥散,预期也尚未真正修复。

这种背景下,楼市还值得大家期待么?其实,答案显而易见。

就本土来说:

宜宾城市站位不断提升,多种产业持续升级,人才战略不断推进,强大的城市魅力有助于对冲楼市下行的风险。所以有投拓人员坦言,相较周边很多城市,宜宾楼市算还可以的。

就全国而言:

房地产犹如“万业之母”,牵一发而动全身。纵然楼市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渐行渐远,但它从未被放弃。

2022年的深秋里,普罗大众忙着“围炉煮茶”,而高层也忙着“围炉谈救市”。甚至本月出炉的一系列政策,已经堪称“史诗级别”的政策利好——

3.png

从“第二支箭”“金融16条”到“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再到后面的各种会议,决策层对于市场的“救助”已经开始从“救项目不救企业”转向“救项目也救企业”。再结合“指导地方加强政策宣传解读”看,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房地产市场回暖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

伴随着政策底的逐渐显露,有意买房的朋友真的可以动起来了。只是,决策层有意救房企,那就随便买哪儿都可以么?

当然不是。类似“第二支箭”政策中,意向民营房企提交的《项目需求意向表》会涉及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排名、已发债类型及额度、债券未偿还余额等一系列指标;而不少政策也特别提到“优质房企”。如此看来,真正能够通过这些利好政策成功上岸的,还得是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等生”。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