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楼市动态 /“地王”频现 全国房地产市场涨声一片
前段时间北京市场争夺“地王“的现象频现,一时间在社会上炒得沸沸扬扬。对此,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数据表明,此前部分一线城市出现的‘地王’只是个别现象,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仍处于调整阶段,但地价降幅正在缩小。”可以说房地产市场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涨声”。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回龙观的某楼盘的销售中心,只见销售中心的顾客稀少,看多买少。对此现象,该楼盘工作人员却表示:“本楼盘销售已经接近尾声,前期销售量非常好,余下只有不多的现房还没有销售出去。”

“地王”现象的出现已经引发大家对于以往“地王”的关注。祖先生作为广州一家房地产公司工程预算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7年是广州住宅用地最活跃的一年。全市总共成交住宅用地50余宗,其中27块地的地价已频频刷新区域地价的新高,这些‘地王’的出现使周边的房价上涨了20%左右。”据了解,目前“地王”周边的楼盘有些就是“地王”获取者属下的楼盘。然而买地的热潮却并没有反应到2009年的楼市上。截至目前,27块“地王”居然有24宗地没有开发或者没有销售。目前有近9成都在“晒太阳”,当中有的开发商因楼价大跌担心开售即亏本而“观望”,迟迟不开工。近日甚至有市场传出广州有多块“地王”,在开发商的想方设法下已成功退地的消息。

针对“地王”捂盘和退地现象,中原地产项目总经理黄韬指出:“关键原因是目前国内关于土地拍卖方面的相关法规缺乏,就算是有制约规定,也显然过于宽松。”按目前的相关规定,发展商们“悔地”成本极低,最多没收原先交的定金,这相对于项目投资来说实在是小数。正是这种“悔地”的低成本,直接推动“地王”频生。在国外的土地拍卖市场上,发展商举牌前都要经过非常慎重的市场分析,因为土地拍下后如果想退地,其违约成本非常可怕,有时甚至会令企业倾家荡产。相信只有严格了土地拍卖制度,并适时考虑到老百姓的实际购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符,才能对发展商的拿地行为产生约束和警示作用,避免更多非理性“地王”的产生。

据记者了解,这些“地王”迟迟未见动工,是因为2007年土地出让时成交价格高企,不少楼盘的地价就已与当时周边楼价相当。而2008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落,这些“地王”发展商们也面临着开工销售即亏本的窘境。对此,著名经济学家李开发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今年5月份以来房地产市场接连火暴,房价蹿升,归根结底在于实体经济、社会资金找不着保值增值的领域。通常经济危机的结果必然有通胀出现,大量的流动资金从实体经济流出来,寻找保值增值空间,最后只有在股市与楼市上寻找投入点。房地产价格飞升,‘地王’频现也正是经济内在问题的外部表现。”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