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宜宾“地王”往事
历史不能假设,因为我们虽然时时身处历史,或书写历史,但却不知道明天的历史将如何记载我们今天的作为。当地王已成历史,那么曾经因地王而留下的壮语和豪言,我们大可付之一哂。

然而,我们不能忘却。

让我们回到过去。

2007年11月8日,10点至11点半。一位房产记者见证了当时的情形。“最精彩的是,有个开发商,由于没有拍到地王那块地,在另一块地的争夺中连续两次在自己报价的基础上加价,甚至将2500元一次性加到2900元,而加价的基数是20元每次。”曹先生一举列出诸多创纪录的数据,“举牌170多次、总地价6个多亿、单价5100元、由于举牌过于频繁导致拍卖师现场出现至少4次报价失误……”

而此前,宜宾“地王”为原丝丽雅厂区地块,485亩,总地价仅3亿多元。

镜头>>

地王出 媒体沸

让我们回到过去。

在某房产策划公司2007年12月的一份市场简报中,这样写到:11月份销售量相较于10月份大幅飙升……原因为上月“地王”拍卖价带动了宜宾市房价的上扬,造成购房人群一定的恐慌,从而导致了11月销售量出现了一个反销售季节旺销的小高潮。

12月,宜宾某媒体报道:12月20日,高县月江镇253-04-501号宗地,由起始价298元/㎡到1678元/㎡成交,创高县历史新高。受“地王”影响辐射,周边区县的地价也有所上扬,宜宾市整体房价上涨已成定局……

有媒体报道:“地王”出现后,不光是一手商品房价格有所上涨,二手房市场的涨幅也同样不小,一些卖房人宁愿损失部分订金,也要将卖价加上去。加上市民买涨不买跌的心理,房价的上涨也刺激了市民的购房、换房的欲望,使得短时间内二手住宅的交易非常活跃……

这样的消息,更蔓延到网络。

有网友发帖:2007年11月8日,“地王”诞生。相邻项目紧急封盘!随即,价格出现飙升……至2007年12月28日,从起价2200元/平米涨至均价3500元/平米,单套价格最高到3900元/平米!

“白沙工业园区地块,一个配套设施尚待完善的新区,一个月内价格调整三次,激起业主强烈抗议!什么时候,你们的房价才能涨到头?”

开发企业:很很很有信心

让我们回到过去。

两块土地的高价拍出,让宜宾房产界一片欢欣鼓舞,一名房产开发企业的中层人员甚至连用三个“很”字来表达其心声,“我对宜宾楼市很很很有信心。”在当天拍地结束后,中坝楼盘反应最为快速,已开盘楼盘当天封盘,抱着钱都买不到房子;还有传言说未开盘楼盘的房产公司的高层人士要将明年年初开盘的房价上调1000元,达到3500元/m2左右的均价。

南岸楼盘也产生连锁反应,11日,宜都花园平均每平米上涨150元,“这两天售房部的人流量比以前大了不少,不过我们爱尔楠岸这一批房所剩房源不多,不会涨价,但同其它楼盘一样,我们第二、三批应该会依据市场做出调整。”金鹰房产策划部经理何镇告诉记者。丽雅房产公司董事长冯涛也表示说,莱茵河畔二期西湖湾的房价会尊重已经登记的会员,但三期的玉龙湾的房价就说不定会有很大变动了。

两起“涨价”事件

让我们回到过去。

2007年10月,江北某楼盘在宜宾市住房博览会上宣传,该楼盘“均价1800元/平方米”,近千名业主分别交纳了3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诚意金”,等待开盘选房。12月8日,交了“诚意金”的人均收到一条短信,称楼盘“面向市场的价格将上浮100元/平方米”……

经过整整一周的谈判。12月15日,该楼盘正式表示,21日正式开盘对外发售,凡是已经交纳了“诚意金”的业主,将按照指定楼栋以1800元/平方米的通价进行销售,另外再增加20套供已交纳“诚意金”的业主选择。不买需要退钱也可以。(据华西都市报,2007年12月17日)

12月23日,与之相似的另一事件,在地王隔壁发生。一些交了“诚意金”的业主集聚在中坝某楼盘售房部,同样的理由,也是为了“声讨”开发商11月份发的短信,告诉他们楼盘涨价了。1月7日,业主们再次聚集在售房部现场,与开发商进一步协商。后来,在现场记者劝阻之下,大家决定暂时冷静下来,等待与开发商进一步协商的结果。

民间叹息:房价再高要人命

让我们回到过去。

地王诞生后不久,宜宾县一家房产公司的徐先生说,“现在我走在街上听到有人议论,在公交车上也听到人们说哪里房子还没有开盘,连在西餐厅吃饭都听见邻桌讨论地王的事情。”平面设计人员徐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我们这种真正有居住需求的普通人来说,房价再高真会要人命的。”

宜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老师任骏,得知这几天春江盛景封盘的消息,颇感幸运又心情复杂:“听到涨价一方面觉得买值了很高兴,但另一方面又觉得一旦房价涨得过高,今后投资房产的风险会变大。”

上一:地价不算高

让我们回到过去。

曾有媒体记者询问上一方面“在宜宾买地所需要的资金支出对公司意味着什么”时,得到的回答是“土地拍卖永远都是实力开发商资本实力较量的主场,花6个多亿买地对‘上一房产’来说只能算是中等水平。”

宜宾某媒体的记者曾采访了“上一房产”企划部负责人曾景灿先生。曾认为这次来宜宾开发,肯定会将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带过来,打造一个能体现有显著沿海特征的楼盘,从而提升建筑形象、提升卖点、体现价值……从过去的经验看,只要市场的情况正常,这样的体量一般只需1、2年的时间就能够完成。而对于每平方米1275元的楼面地价来讲,“不算高,是在预料之中的事”。据曾景灿讲,“上一房产”也参加了福州市9月11日举行的土地出让会,但因竞争太激烈,举牌没能成功。而对于宜宾的市场,只要效果好,不排除今后继续拿地的可能。最后这位曾先生还预计“上一房产”企划部在年前会进驻宜宾,并立即展开工作。

政府:市场能接受 价格就合理

让我们回到过去。

对于本次土地拍卖,宜宾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赖正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结道:整个拍卖会非常规范,令人非常满意。这一块地的拍卖创造了我市好多个首次:第一、竞争的轮数达176次;第二、单宗地块面积第一大;第三、成交的总价为单宗地价第一高;第四、一次竟拍中所到外来开发商是最多的,共有6家外地开发商进入。

对记者提出“拍卖的价格是否超出了你们的预期”,赖正才认为,市场没有什么预期,只能说市场能够接受的价格就是最合理的价格。“不过,实实在在地说,我们当初的预期没有这么高,最后能够拍到这么高说明市场是接受这个价格的。因为市场能够接受的都是经过精心测算过的价格,一到后头是几个开发商都在相应举牌,说明和大家预期的差异不是很大。”“而5100元/m2的价格跟前段时间土地放量比较少没有直接关系,我们是按照计划来放地,在什么时候推出好多地合适,我们心中是有数的,我们认为现在推出是比较合适的。”

赖局长认为:通过这个拍卖,觉得宜宾房地产的潜力是大有可为的。宜宾的市场非常规范,也是按照计划来运做的,到目前为止,这次推出的是今年最大的一宗地王,拍卖成功对下一步房地产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这一次中标地王是省外的一家企业,也是福建企业第一次入驻宜宾,而且是大手笔。相信通过这块地的开发,能够树立宜宾的品牌效应,提高宜宾的整个城市形象。

赖正才还认为,人们陷入了“地价决定房价论”,地价高了房价就要高,但房价高低并不是由地价和成本决定的。

拍卖师提示:注意投资风险

让我们回到过去。

受第一块地王的气氛影响,第二块地块的拍卖,没有拿到地的本土开发商甚至连续两次自抬地价,当举牌到2900元/m2时,几个老总匆匆收拾东西脸色凝重地离去了。最后以3000元/m2价格拍到此地块的成中集团公司总裁程孝义则摇头说“压力大”。

中标的福建上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必东走出拍卖大厅后拒绝接受所有采访,只是在只言片语里透露出上一公司拿走宜宾新地王也是“出乎意料”!

——您到宜宾考察过多次了吧?对这块地的价值很看好?

——我们公司到四川只到过成都和宜宾,来宜宾只是旅游。

——您这次拿地是势在必得?

——没有,我们没有准备来拿地的。我们也没想到。

有一个细节,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在当天的拍卖过程中,拍卖师3次提醒竞买人“注意投资风险。”作为代表国土部门“操刀”主拍的拍卖师,这样的提醒是比较少见的。可见当时这样的叫价场面,多少有些令拍卖师猝不及防。

专业人士:完全丧失理性

然而,此时的地产商们,近乎疯狂,丧失理性,往高地价的深渊越靠越近。

对此,链生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亚川在2008年6月27日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2007年,参与拍地的开发商普遍丧失理性,所谓当局者迷,上一就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

何亚川认为,成都6月18日挂牌的5宗土地,5宗土地都以挂牌价成交,其中一块土地为东大街15号地块,距离去年成都8800万元/亩的地王直线距离不超过800米,成交价仅1200万元/亩。这说明人们对整体市场的预期已经下降,现在只要有摘牌就行,原来是必须要有三家以上进行举牌,甚至中间找一个“托”,把地价举高。这是市场发展的自身规律,这是资源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的一种表现。2007年的房地产市场肯定可以用两个字来总结——“疯狂”。2007年的整个房地产市场是完全的疯狂,那个时候人们不问环境、不问地段、不问地块大小,只要是地就抢,疯抢。消费者只要是房子,无论如何托关系都要买一套,房子在哪里也不知道,几楼都不晓得,反正先买一套。适不适合自己,是不是自己需要的,统统不管只要有钱先买一套。已经完全丧失一个投资和消费的理性。所以包括北京、上海、成都、绵阳都有地块流拍,政府如果把今年土地价格放在去年疯狂阶段的成交价格上去比,那是错误的。

行业忧虑:面子思想与赌徒心理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地王”买地的价格过高,也会给开发商带来很大风险。亦有房产策划人士认为,地王价格之所以拍这么高,其实和当时拍地的氛围有很大关系,在那种时候,房产老板就成了赌徒,面子思想会让这些老板产生赌徒心理。

地王诞生前一周,《南方周末》在2007年11月1日发表文章《危险的地王时代》称:地价迅速膨胀,新拍土地价格与当下房价持平甚至超过房价的现象在今年屡见不鲜。地产商在大肆圈钱的同时,也使自己陷入“赌徒”式的险境。文章还认为,而迭创新高的地王,预示了中国房地产的危险的未来。而对于“地王”频出的现象,著名房产商潘石屹表示:“这是一个真正的泡沫。”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表示:“……一些城市因为土地拍卖价格的上升,已经透支了未来3年的房价。”

转折>>

遮遮掩掩 已露真相

2007年12月21日上午,本刊记者获知消息,地王土地款未及时到账。这意味着,地王变数大增。因为根据相关法规和操作惯例,未及时缴纳土地款,政府有权收回土地重拍。

因此,本刊曾就此问题多次采访有关方面,试图尽早获知这块令市民为之多付出若干房价的地块,究竟有何命运。

此后,本刊记者不停地在国土资源局和财政局之间被“踢皮球”,宜宾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利用管理科曾令交科长认为本刊记者“这是在添乱啊!”并对地王资金到账情况,表示“无可奉告。”此后,政工科陈跃敏科长告诉本刊记者:“对地王是否如期缴纳土地转让金一事,土地利用科的态度是该公开时按照程序公开,现在无可奉告。”

此后,在12月24日上午,宜宾市财政局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目前市财政局暂时无法查询到这笔土地转让金是否已经到账。”

而上一房产在宜宾的唯一联络人刘树华告诉记者,已经交付4000万资金,即使地块存在纷争也不会抛弃“地王”。

对此,一位媒体人士认为:彼时彼刻,应当能够理解有关方面对此事遮遮掩掩的处境和困难,但事实上,与陕西华南虎事件法定公布结果之前一样,虽然有关方面并不承认虎照造假,但所谓“欲盖弥彰”,真相与结局,迟早会浮出水面的。

定论>>

谶语应验 “地王”气数已尽

地王甫一诞生,宜宾媒体一片喧嚣,公众迷茫,业界奔走呼号。

而业内人士侯女士的心态,颇能代表当时一部分开发商的心态。她向本刊记者抱怨政府对本地开发商太不负责任,希望媒体能炮轰“政府”。她还说上一现在都还没有和政府签订协议,会不会出现不要地块的可能,同时希望“江南一景”的故事能再次重演。

此时的媒体和市民,完全被地王的氛围所感染,几乎开始淡忘所谓“江南一景”事件,更不敢奢望那样的事件会在地王身上重演。然而,无奈的事实是,这位女士当时出于所在公司未拍得该地块的立场,而一厢情愿的“诅咒”居然一语成谶……

由于对一些信息的综合分析和判断,本刊自地王诞生后的第12个星期(2008年1月9日)开始,即在房产专栏上开设了关于地王的专题栏目——《地王史记》。试图用文字去见证引起宜宾楼市震动的地王历史。

本刊先后对地王撤离宜宾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和预测……

今年6月23日,国土部门有关人士向本刊发布消息,“地王将于7月16日重新拍卖”。至此,地王走完了它30个星期的时光历程,宣告生命的终结。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