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宜宾西环线:等待安置房
2002年签的拆迁协议,至今还不知道房子修在哪里?而根据公布的消息,“已经完成了土地补偿和人员安置”,实际则拖成了“遗留问题”——

拆迁户的等待

“路都通车了,拆迁户的安置房在哪里?”王勇站在路边上,一辆车从旁边开过,很快就没影了,他眼睛还停留在车驶过的方向。

这条路是城市西环线,从南岸西区C街区起接金沙江特大桥。对这条路,王勇有种很难说清的感觉。五六年前,他家的房子就在这条路上。因为要修这条路,房子被拆了,现在房子所在地已经变成了公路。再次来到这里,是找社区主任过问房子的事情——房子被占之后,政府答应修安置房来赔他们。王勇想知道,这安置房到底还修不修了?

同样在等答案的还有吴燕。与王勇一样,作为西环线最早一批征地拆迁户,等安置房已经等了快5年了,或者可以说是快10年了。

2002年签拆迁协议

西环线是2004年底动工的。王勇手里拆迁协议的落款时间是2002年5月19日。上面约定,王勇一家每人获得1万元购房补贴,按每人20平方米以内购买。安置房修在南岸街道办事处龙湾村庙湾社,预计的竣工时间是2003年4月底,价格是750元/平方米以内。

在签了拆迁协议之后,政府便按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发了暂住费,一次性发到2003年4月份,也就是安置房预计竣工的时间。王勇一家四人在领了2400元暂住费之后,在南岸下渡口租了房子,开始等安置房。

“到了2003年4月,安置房都还没修呢。”王勇说,大家跑到社区、西环线项目部、拆迁办去问,人家说,房子还没有修,你们再等一下。

“你不晓得,西环线项目部的负责人都换了两个了,我们去找他们,他们就说,前面的事情我不清楚,你要找前面负责那个。我到哪里去找原先那个负责人呢?”王勇说,再后来,项目部没人了,板房留给群力社区办公用,就再也不知道找哪个人问了。拆迁办呢,原先的办公地点是在城区滨江路一栋楼的6楼,后来那个办公地点也拆了。

大家只好找社区。“社区主任从头至尾都参与了西环线的拆迁,他是最清楚我们情况的,但修房子的事情他又管不了。”

2008年签认购合同

在接下来的这几年里,安置房仍然没有进展。王勇一家仍然继续领着暂住费,这个时候已经从每人每月50元变成了100元。

“政府涨了暂住费呢,还可以租得起房子住,大家对安置房就没有逼得那么急了。”王勇只是偶尔去社区问问情况。同村的拆迁户,房子被占了、地被占了之后,年青人就出去找工作做,老年人些没事的时候就到社区,坐在那里烧烟,找里面的人“摆门阵”。一工作人员说,这些人安置房的问题,他们也觉得理亏。有人来问,每次都会耐耐心心地解释。

在这位工作人员看来,征地拆迁的时候,他们作为先遣部队负责做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当时跟拆迁户们说,以后安置房会好久好久修,会修得如何如何漂亮,结果哪个晓得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2005年9月26日,宜宾市江南国土资源综合服务中心与王勇再次签定了安置协议,暂住费仍是50元每人每月。

事情在2008年有了转机。“政府在社区贴了公示,叫拆迁户们去抽签,选房子。”9月初,王勇与其他拆迁户一块到社区,抽签选房。

“现场热闹得很,没有得到安置房的人些都来了”,王勇抽到一套多层的房子,9月25日签了认购合同,以748元/平方米的价格买南岸西区B-14地块倒迁安置小区一套80多平方米的房子。

认购合同其中一项条款是,如果王勇逾期不购买,便停发暂住费,代表政府方签字的是吴静。

房子修在哪里都不知道

王勇虽然常常把“安置房”这三个字挂在嘴边,但自己的安置房究竟修在哪里,还不清楚。“只是晓得是修在B-14地块,说是在西区好吃街那一带,具体在哪里就不知道了。”

群力社区一工作人员说,他也只是知道大概的位置。社区办公室是在C街区背后,从二楼阳台望出去,“B-14地块大概就是在鑫领寓背后”。绕到鑫领寓背后,鑫领寓与爱尔楠岸一期之间有块空地,里面有五香小学和五香社区办公的板房;另外就是好吃街背面的山坡。拆迁户们也说不清楚安置房到底是修在哪个空地上。

从政府公布的信息来看,B-14地块面积是75亩,实施征地时间是2004年,现状是已经完成了土地补偿和人员安置。按2010年翠屏区政府负责实施征地工作目标任务,2010年按倒迁安置工作需要和工程建设进度提供建设用地,最终的处理办法是“按西区遗留问题处置”,但未指出具体的处置措施。

安置房地块遇到了“拆迁难”?

在西环线拆迁户的口中,安置他们的B-14地块之所以迟迟没有动工,是因为这块地在征地拆迁时遇到了问题。“说是有人不愿意搬,开出的条件政府没有满足”,就是这样导致安置房地块的拆迁又搞不走。

“这也不怪那些人要跟政府提出要求。”西环线一拆迁户说,B-14地块征地拆迁户些也是看到他们等了几年都等不到房子,所以要求政府先把安置房给他们了,他们才会同意。群力社区工作人员证实,政府曾经提供了龙湾小区几套现房给B-14地块征地拆迁户,“好象没有达成协议。”

西环线早期征地拆迁户在签协议时,只能选择要房子。一拆迁户说,不知道是不是政府鉴于西环线早期这些人几年得不到房子的情况,在之后的征地拆迁中就有两个方案,拆迁户可以自主选择是要货币还是要房子。

谁敢再要房子?

是要房子还是要货币,对拆迁户来说,并不是一个艰难的决择。“肯定是货币撒”,因修宜宾片区监狱系统经济适用房,2010年签了征地拆迁协议的陈桂花说,同村那些2004、2005年房子被占的人都还没有得到安置房,后被占地占房子的人谁还敢要房子?

甚至连拆迁办都鼓励拆迁户们“走货币”。之前拆迁办一个工作人员跟陈桂花说,征地拆迁赔偿有两种选择,你要是要房子呢,现在安置房正在修,应该很快就会得到房子。陈桂花问,你说的正在修的安置房在哪里?他说,就在大地坡那边,在推地基了。

听到这里,陈桂花冒火了,说“哪里在修,你指给我看呢。我就住在这里,哪里修没修房子,未必我不晓得啊,你还想来唬我。”那个工作人员就笑笑,不继续说房子的事情了。

最后这个工作人员直接跟陈桂花说,你还是要货币好了。要是要房子的话,不瞒她也知道,现成的安置房现在绝对是没有的。就是要修,也不知道几年才能修好。只是按照程序,征地办要向拆迁户把要房子还是要货币的政策说清楚。

陈桂花一家的两层小楼和田地都被占了,每人领到了10万元货币补偿。成家了的儿女把领到的钱拿去各自买房。陈桂花和老伴用两人20万元赔偿款在新村买了套小户型。之所以选新村,是因为20万元在主城区其它区域买不到房子。倒是在新村买到了房子之后,又没钱装修了。

也有少数征地拆迁户还是要房子。那些屋头人少的拆迁户,领到的赔偿款不够买房,只能选择要房子。

等房的日子

在等安置房的这几年里,政府发了安置费,大多拆迁户都是租房过日子。最初,安置费是50元每人每月,后来涨到了100块钱、200块钱,今年是300块钱。

“家头人多的拆迁户,政府给的安置费是租不起好房子的,就只好在城乡结合部租个屋。”一拆迁户说,村里人签了征地拆迁协议之后,就散开了,有些人在南岸租房子,有些人在江北租房子。还有一些人去投奔亲戚。一个拆迁户是个30多岁的妇女,老公早些年去世了,政府给每人每月50元安置费那两年,她根本租不起房子,就搬到姐姐家里去住,工作是在C街区当保洁。在采访的前几天,姐夫骂她,还打得她耳朵都流血了。周围人说,她姐姐家条件也不是很好,姐夫一直不高兴她住在那里,时常不给她好脸色看。但她一个月几百块钱的工资,加了几十、百多块钱的安置费,又怎么敢搬出来呢。

也有一拆迁户干脆就在西环线路边上搭个棚棚,作为临时的房子,准备住到安置房修好为止。

房子还修不修?

2006年6月,宜宾市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了南岸西区B-14地块的招标公告,公开遴选开发商。内容显示,为确保征地拆迁和城市建设顺利推进,及时提供倒迁安置房,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对B-14地块安置小区采取“限定房价,以土地拍卖确定小区划拨土地价格的方式公开遴选安置小区开发建设业主”,修好之后政府以多层780元/平方米、小高层1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回收。

2006年6月27日举行了B-14地块的土地拍卖会。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拆迁安置户等待安置的时间,做到“先安置后拆迁或拆迁与安置同步”。

2008年5月4日,宜宾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了B-14地块的工程施工、监理招标公告。但房子仍然未修。

B-14地块也进入宜宾市2008年、2009年安置房建设计划表。现在拆迁户们关心的是安置房还修不修了?如果修,拆迁户是不是还按协议上的价格买房?如果不修,拆迁户们怎么办?

(据宜宾《新三江周刊》)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