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宜宾社区商业 谁拖了后腿?
近年来,宜宾房地产市场风起云涌,社区商业也从“角落”走到了前台,从零星商铺到集成商业,从暗流涌动到全面规划,社区商业正越来越受到开发商、业主及投资者的青睐。从江北旧州组团、翠屏新区的未来规划到南岸东区莱茵香街、西区人居中心、临港区目前已交付楼盘的商业招商现状来看,各大社区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和区域商业中心,众多业主与投资者也是跃跃欲试,想在社区商业中大显身手。但社区商铺,究竟利为何往?客从何来?区域面临怎样的掣肘?社区商业将怎样迎来自己的锦绣前景?依然值得思考。

宜宾:社区商业层次冷人不均

社区商业是区域商业发展的一大重头戏,社区商业经营得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甚至区域价值的提升。在宜宾城区,目前比较显著有南岸东区和西区两大片区的各大社区商业正越来越重视特色社区商业经营模式,以吸引许多品牌连锁店、专卖店、餐饮等入驻。如莱茵香街和西区崇文路附近,形成了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较为聚集的雏形。

但在一些稍欠成熟的地段,社区商业则颇显尴尬。近日,记者在江北葡萄园社区附近某新开发交付使用的小区外看到,尽管入住率达70%左右,但整个楼盘底商仍处于闲置状态。在其他区域,门面空置、商家流动性大、经营困难等现状依然突出。作为一种以社区范围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以便民、利民,满足和促进居民综合消费为目标的属地型商业,社区商业的业态和业种应该是丰富多样。但是,由于在规划商业地产的结构设计上存在着先天不足,留下了难以医治的“硬伤。”一个大的社区里同时有几个开发商的住宅楼盘,每个开发商都以自己的规划进行设计,后期业态规划导致重复的现象较多。每个楼盘下面都有一块临街门面,基本一致的商业包括小超市,药店、理发店等。

“为什么很多社区商业做不起来,卖出去却又招不了商?原因是开发商卖商铺时卖的太高,投资商铺的人如果租金低,20—30年都收不回来投资,租金高又租不出去。这样出现了开发商、经营者无法对接的情况。”一名房产营销人员一语道破玄机。

记者了解到,宜宾的社区商业地产开发商持有型物业的情况极少,90%以上是以直接销售为主。商业社区的主体是由开发商、投资者、消费者这三者构成。但是,大多数的开发商对商铺的销售如同住宅一样,主要精力放在现金流的回笼上。随着宜宾房价上涨,投资者在购买底商后,希望以高租金形式将商铺出售,导致本来就处于微利行业的超市、便利店等配套商业设施不能进入社区。尽管商家看到了商机,却难以进入,新兴社区商业遭遇“围城”。

建议:给予便民商业政策支持

毋庸置疑,社区商业是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正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开发商、投资者一味追求市场化利润,导致目前宜宾许多社区商业难以达到理想的规划标准。很多现实中的矛盾,显然亟需相关政策和行业规范来为之化解。

面对商业社区所遭遇到的发展中的“瓶颈”,采访中,很多营销策划人员也提出一些建议,如从政策上加以引导、支持社区商业的发展,不要把社区商业单纯的和商业地产一块列入风险行业,而应当从房地产开发中脱离出来,作为政府民生工程的一部分重视起来,同时在金融、税收上应给予一定的优惠待遇等。

此外,还应该抬高商业开发的门槛,商业配件达到一定比例,想开发该商住地块必须要有一定的资质和运营经验,有了资质意味着项目将来不会走弯路,不会出现失误。社区以及区域居民才不至于买房后后悔。所以,社区商业应作为公共设施进行建设,给经营社区商业的商家以优惠的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地租减免、税收减免。

宜宾某投资公司营销负责人徐雪辉认为,社区商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商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宜宾,社区商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新建的住宅区,商家进入后,由于社区入住率不高,人口流动少,消费能力就要相对大打折扣,商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养商期”,所以商家一般都不愿意率先入主,这是开发商的招商难的原因之一。社区商业与普通大型商业不同,其具有便利性消费的特点,由于地处社区,定价较低,利润不高,竞争力弱,所以建议相关部门因地制宜,从规划、开发、建设等各个环节加入制约和引导,能够对这一类型的便民商户予以适当的支持。此外,针对某一区域进行试点,不断积累一些探索性的经验,形成良性运行机制,然后逐步推广,促使宜宾各片区社区商业走向繁荣。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