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解读“邓版”宜宾七星山开发规划
历年来,七星山开发因为没有具体规划方案,致使开发建设一直无法进行。

翠屏区政协副主席邓容生在没有任何组织下任务、没用政府一分钱的情况下,花了近一年的时间,编制完成了七星山前山开发建设规划方案,旨在抛砖引玉。该方案最近通过专家评审,得到了很高的肯定。

先修路

和七星村村民世代的心愿一致,修路、修一条平坦的进山公路成了邓容生设计七星山一期建设初步研究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的重中之重。

围绕这条公路,邓容生和他的专业团队的具体思路是:按照省级森林公园建设的标准,首先规划建设从南岸东区、西区进山的公路,打造两条快捷、方便的进山公路,以解决七星山开发的瓶颈问题。

其次,在山麓建设基础设施:如停车场、山门;建设上山的梯步游道,同时对黑塔进行维护性建设;最后才是配套建设亭台楼阁,包括五星级酒店、公厕等公共设施。

路一旦修通,与南岸相距仅4公里的七星山土地必然有大幅度的增值,经过测算,邓容生认为,征地与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总费用15亿左右,而出让可开发土地800亩可收回15亿左右,这就基本实现收支平衡;采用市场运作方式,积极引进投资开发商,政府不出一分钱便能将七星山开发。

依据《建设方案》的指导思想,采用建设新农村的方式开发建设七星山。这样七星山公园开发无需大量征用农民土地,道路、公建设施等不产生效益的部分(包括用于房建开发的部分和道路管道桥梁及两边绿化带、停车场、厕所、亭台楼阁、黑塔周围等凡是不产生效益的公共设施部分土地)无需征地,同时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即可实现低成本、高效益、高标准、和谐式的开发。

生态观光为主

多次上七星山与当地村民沟通的邓容生意识到,要确立总体开发模式,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转变当地村民的观念。

他认为,七星山的农户只有逐步将现在种植业为主的农副业,转变为林业、果业、花卉、旅游业与生态保护、城市发展相结合的新方式,才能真正适应今后的发展。在《建设方案》中确立的是,开发后的七星山,当地农民的收入应以农家乐、花卉、果木、林业经营为主,山上已有植被不会被砍伐破坏,5年内逐步对小的灌木、观赏和经济价值较小的植被进行置换,农民可在未征用土地部分出售花卉、树木等。

邓容生将七星山的开发模式总结为四个字“生态观光”农业。他说,这一模式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环境资源,通过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结合农林牧渔的产业化发展及农业的现代化经营,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增进居民对农业和农村体验的一种新的农业经营形态。

对生态观光农业的未来,邓容生也有着清醒认识,他说,由于起步较晚,现阶段的国内生态观光农业项目普遍存在开发层次较低,特色不明显,产品雷同现象,此外也面临缺少科学的总体规划,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管理制度与方法落后等问题。

“首先应有科学的态度来发展生态农业。”宜宾市媒体人士赵楷(化名)以翠屏区凉姜乡桃花节为例:原本并不适宜种植桃花的凉姜乡村民,在政府的号召下花了大量的精力种植桃花,结果几年时间下来,并不适合该地区的桃树又面临被砍伐的窘境。

为此,邓容生考察了七星山中的植被情况:以乔灌草种类多、高低深远、层次变化复杂,常绿、落叶乔、灌、藤、草的合理配植,使得园中色彩多、季相变化丰富。“如果同时配以富于天然野趣的园林小品及植物造景手法,引人入胜,那将是城市居民理想的游览和休闲胜地,稳定性保护七星山生态,从而长久维系宜宾市生态安全。”邓容生说。

高端乡村旅游产品

按《建设方案》,打造七星山森林公园的目的在于顺应宜宾市旅游发展的趋势,结合目前宜宾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本项目将致力于打造国际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历史文化为主题,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丰富的休闲度假和旅游产品为内容,提供国际化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打造体验内容丰富的高端乡村旅游产品。”

在主题定位中,七星山森林公园将以观光农业、休闲度假、文化旅游、娱乐运动为主,以科普教育、配套服务、餐饮、商务会议等为辅,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园区。其中以水上运动、山地运动、极限运动、有氧运动为主。

其中,生态观光农业包括:果林采摘、特色农家小院、DIY工作坊、有机农场、生态休闲广场、生态植物园、原生态保护区、户外探险区、本地乔木种植园、生态调查研究、生态湿地休闲区、五彩缤纷花海区、鸟类科普公园、生态教育课程、鸟类表演、鸟类观察、鸟类保护等。

休闲文化旅游包括:特色文化广场、特色古玩街、文化长廊、野炊露营区、休闲度假村、休闲茶园、市民休闲广场、迷你高尔夫、文艺戏曲区、文化展览区、酒文化展示区、黑塔文化广场等。

此外,休闲娱乐运动也将包括:水上运动区、山地运动区、极限运动区、有氧运动区。

“主要以休闲娱乐运动为主,将来成为宜宾的生态‘迪斯尼’。”邓容生不无期望的说到。

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在七星山未来的发展中,《建设规划》侧重以文化轴为空间主轴,将整个片区划分为8大功能组团,其中休闲文化区与景观步行区将老城区与黑塔在空间上联系起来,把七星山打造成宜宾的生态后花园。其他6大片区围绕他们展开,并通过便捷的休闲健康道路将他们串联起来,形成有机的功能主题。

“打造的生态旅游特色产业作为宜宾特色旅游文化基地的核心,跟现有的翠屏山公园和营盘山森林公园形成黄金三角,将宜宾整个城区环抱,带动宜宾生态文化旅游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一名参与规划编写的技术人员描述到,同时,邓容生也认为,此举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绿色空间,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也能为宜宾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成为宜宾城市形象的新名片,使宜宾在国内外有更大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了解宜宾、认识宜宾。

对话邓容生:做方案是为了不空谈

新三江周刊:七星山规划方案的由来是什么?

邓容生:七星山目前基本处于未开发状态,除了西边佛现山已经开发外,其他农民还是以耕地为主,非常贫困。现在南岸城市开发接近10平方公里,但没有一个上规模的公园,大部分的市民要锻炼都去翠屏山,市民也迫切希望开发七星山,山上的村民也迫切的希望开发七星山,各级领导也希望开发七星山,但是如何开发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因些需要做一个规划出来。

新三江周刊:开发的具体思路是什么?

邓容生:首期开发的地段核心地段只有五平方公里,我们建设的方式就是从南岸东区和西区先修路修到山脚下,山脚下修停车场与山门,在山门上面就修上山的大梯步。这样的话整个前期开发建设实际上就是修路,路修好之后山下的市民就可以直接就爬上山了。

新三江周刊:开发七星山的资金从哪里来?

邓容生:七星路挨着铁路那块,大概有八百亩地,可以用来做房地产与商住开发,我们就把这块地开发出来,用这块地赚到的钱来整体开发七星山。前期开发资金为15亿,而那八百亩地的收益也可以达到15个亿,两者能够实现收支平衡。

新三江周刊:这块地是房产商来做,还是以政府开发的形式?

邓容生:我们觉得应该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我们找一个投资开发商先来投资建设整个七星山道路,对村民农房进行改造。这些费用全部由他来投资。同时这八百亩地报批完了手续之后就拿出来公开拍卖,要是投资开发商中标,那前面的投资就可以抵他的土地款,要是他没有投到标,卖出来之后我们就返还他的投资,多余的部分他和政府按一定的比例分成,我们可以事先说好,如果拍卖的土地不够抵消他的投资成本,那么就请他做贡献了。

新三江周刊:土地换资金这个事情,有多少开发商愿意接受?

邓容生:现在来找我的开发商不止一个,外省的也有。

新三江周刊:做这个规划的公司就是莱茵河畔的那个设计公司?

邓容生:对,全世界第二大设计公司,他推荐开发商来了之后他们也可以继续再合作。但我们这样的规划他们也没有搞过,因为他们不清楚政策,这涉及有关农村土地建设的法律法规。

新三江周刊:如果要实施的话,应该要经过哪些程序?

邓容生:只要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搞,七星山开发就很容易搞起来。为什么一直很难下决心,难以搞规划是一个原因,还有就是一个规划出来之后不同的意见很多。我提出这个方案,就是希望大家拿个切实可行的东西出来。

新三江周刊:就是不要光说。

邓容生:我这些措施都不是空谈,都是切实可行的,成本也是最低的。可以说如果交给我来干,我就可以按照我这个目标来做。我不需要政府出钱,我只需要政策。

新三江周刊:七星山的开发已经提了提案?

邓容生:不止一个提案,很多个提案。政府早就想开发七星山了,但是一直都没有一个方案。所以不能口说。我现在这个方案没有任何人给我下任务,没有任何人给我下工作搞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来做呢?主要是为了促进早日实施。这个方案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规划方案的设计。

新三江周刊:有没有考虑过方案会否得以施行?

邓容生:或许,这个规划方案也不是最好、最合适开发七星山的,但我想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社会各界都参与到开发七星山的工作中来,最起码这也能够正面的推动久拖未决的七星山开发早日进入正轨。从而使得南岸片区的居民能像老城区居民那样,出门就能有一个休闲锻炼的场所。

资料>>

《七星山建设初步研究规划方案》摘要

七星山是宜宾市的重要生态屏障,她巍峨雄壮,横亘于城区的南沿,是宜宾城市的绿肺与后花园。

南岸及鲁能新区建设形成了一个十余万人的新城,迫切希望开发建设七星山,山上村民贫穷落后也希望早日开发建设七星山。

首期开发建设前山和黑塔地段,及时方便群众上山锻炼。开发面积约1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5800亩,道路与房地产开发征地2000亩。如果按照传统公园建设方式,征地拆迁安置量巨大,非地方财力所能负担。如果采用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的方式,土地无需征用,村民无需搬迁,结合山麓地带部分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可以实现开发建设的投入产出平衡。

具体思路是:按照省级森林公园建设的标准,首先规划建设从南岸东区、西区进山的公路,在山麓建设停车场、山门;其次建设上山的梯步游道,同时对黑塔进行维护性建设;最后配套建设亭台楼阁,公厕等公共设施。

调整山上产业结构,变现在的以种植业为主为以花果林业、旅游业为主;改造和搬迁部分农房以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高档次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休闲场所,植被覆盖率由现在的60%提高到90%以上。在山麓地带建设一个五星级的接待中心,为宜宾市的会议和旅游接待提供服务。

征地与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总费用15亿左右,出让可开发土地800亩左右收回15亿左右,可以基本实现收支平衡;采用市场运作方式,积极引进投资开发商,“政府不出一分钱,建设七星山城市后花园,村民个个笑开颜。”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