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宜宾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解读

原标题:城市空间下探

——《宜宾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解读

城市在往外拓,城市也在往下探。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空间的设计与利用日益得到重视。近日,记者从宜宾市城乡规划局获悉,《宜宾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获得正式批复。下探的目的当然是解决城市更多功能性需求。

规划开发规模

约3721万平米

用《规划》原文来说,宜宾地下空间利用现状规模较小,而且标准不高:存在着起步较晚、建设规模较小,在结构功能、标准和质量上还处于较低水平的问题。同时功能单一、效益不高,以市政管线和人防设施、建筑物地下室为主,土地综合效益难以体现。再者布局分散、不成体系,多为各地块独立开发,各类地下空间设施系统内部与系统之间缺乏统筹。目前地下空间实施的是多头管理,另外规划也较为滞后,由规划、国土、民防等多个分工管理,缺乏城市总体层面的统一规划。

而该规划开发规模约3721万平米,以地下交通设施为主,是为配合《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下空间专项规划,并对宜宾老城核心区、三江口片区、市政广场、高铁宜宾东站等重点地区进行的概念性设计。

该规划分为2014—2020年、2021年—2030年两个时间段实施,将构建以交通功能为主体、与地上功能紧密配合的综合型地下空间系统,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交通矛盾,提升城市形象;满足宜宾城区缓解交通拥堵的需要、提升市政设施功能的需要、综合防灾的需要以及城区空间拓展、地块综合利用、一体化开发的需要。

两轴两心多点发展

根据宜宾城市发展形态、城市轨道交通方案以及目前地下空间资源发展,宜宾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以两轴两心多点发展,两轴分别为从三江口经老城到旧州,从赵场高铁片区到三江口到临港。两心即是高铁片区与三江口。

《规划》涉及地下交通、配件停车场、地下综合体,以及综合管廊工程等。总体来说,地下空间开发规模约为3721万平米,以地下交通设施为主,其中地下公共设施为149公顷,地下道路20.2公顷,地下轨道交通231公顷,地下配建停车3150公顷,地下市政设施57公顷。开发强度上,全市地下空间容积率约为0.2米,部分区域能够达到地下四层。

在交通方面,结合《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宜宾市中心城区交通专项规划》意见征询稿,至2030年,规划轨道交通4条线路,预留远期实施地下轨道交通的可能性。地下段总长约33千米,约占30%。

1号线从英才路连接铁北新区、南岸西区、东区及临港区,经过金沙江大道、叙府路、白沙湾大道,地下段14.7千米,高架段17.6公里。

2号线连接岷江新区、老城区及宜宾县,从旧州路、岷江路、真武路、苗圃路到翠柏大道,地下段12.89公里,高架段10.8公里。

3号线连接老城区、南岸东区、李庄组团,地下段5.6公里,高架段18.7公里。

4号线连接临港区及南溪区,高架段27.7公里。

地下配建停车方面,《规划》总共布局3150万平米,旧城区住宅类、公共类新建建筑要100%配建地下停车。新建地区住宅类新建建筑90%以上配建地下停车,公共类建筑95%以上配建地下停车。预计城市地下一层,泊位数将达62.5万个。地下二层泊位数12.1万个,地下三层泊位数3.3万个,地下四层泊位数0.1万个,总计78万个。

老城:解决交通为核心

《规划》重点地区包括老城核心区、三江口片区、市政广场、高铁核心区。目前,老城核心区面临着功能过度聚集、承担过境交通、停车矛盾重三大问题。老城区传统服务业聚集,2.4平米千米集中了城区约60%的商业网点和约50%的营业规模,而旧州组团与南岸新区联系的通过性交通也为区域加重了负担,路边停车更是侵占了有限的道路资源。所以对于老城区的地下空间设计开发,要以解决交通问题为核心,挖掘既有设施潜力。地下道路要起到分流过境、缓解拥堵的作用,目前《规划》设计了两个方案。

方案1为把过境与到发立体分离,直接在北大街—民主路—南街沿线设置地下通道风流郭靖通道,下穿隧道主线起点为北大街与真武路平交口,终点至将军街和女学街交叉口,隧道全长1.32千米,同时需要对南门大桥进行改造。此方案造价较大,施工需考虑施工期间对周边建筑的影响,难度也较大,同时北大街-民主路需封交施工,老城区交通雪上加霜。建成后效果较好,面对旧州-南岸距离为6.4千米,但两段交叉口较多,需要2次越江,旧州至南岸通道数没有变化,但会吸引转移大量过境交通至老城区。

方案2为对外围交通外围疏解,完善骨干路网,扩展空间,设置长距离越江隧道,填补旧州与南岸组团之间无直接越江联系通道的空缺,服务中长距离交通。此方案造价高,但是施工难度略小,仅在旧州铁路以南段需结合旧区改造实施,使用影响也仅对酒都叙府路以北段有影响。而且建成后效果更好,旧州到南岸距离为5.8千米,两端交叉口较少,旧州至南岸通道增加1条,通道流量均衡。

《规划》统计,老城区地下公共停车5602个泊位,共计16.77万平米,对滨江路停车场进行整顿后将提供500个停车位。另外人民广场新建1689个停车位,宜宾市卫生学校300个停车位,合江门2313个停车位,岷江大桥桥头300个停车位都将在近期建设,而北大街旁中央绿地也将远期预留500个停车位。

三江口:建高效、立体化地下交通系统

在三江口区域的城市设计当中,已经对地下空间进行了初步规划,这一次《规划》对其进行了更深入地设计。

《规划》中,三江口将建高效、立体化地下交通系统,集轨道交通、地下道路、地下停车、地下步行为一体。同时对轨道交通优化,将1号线由叙府路调整至长江大道,增强轨道交通对CBD的服务。地下停车将通过联合停车,实现资源共享,提升区域停车效率,保持合理的地下开发深度。一个停车场地块尽可能出让给一个开发商,由该开发商作为实施主体,将统一建设和管理。多个开发商的地块建议开发商相互统一协调,明确地下空间建设和管理的实施主体,统一建设和管理地下停车库,明确地下车库的产权。

地下停车场方面将利用滨江公园绿地设置3出,900个泊位。地下配建停车2.3万个泊位。

地下道路将设置地下公共环路,单向逆时针,全长1.4千米,与11个地块停车库连通,环节地面道路交通,实现车库互联互通。

《规划》还将利用地形高差设置地下商业、文化娱乐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约10万平米。

市政广场:下层广场增加地面感

市政广场存在的现状问题在于蜀南大道与酒都路、广场东西路在短距离内形成3个T形交叉口。而且地下停车位少,车辆多利用路边停车,地下商业仅有苏宁电器,规模较小、业态单一、难以发挥综合效益而且景观绿化不足,需要优化交通组织,提升广场形象,增强区域吸引力。目前地下公共停车存在1400个泊位缺口,需要新增设施停车泊位400个。

《规划》着重考虑在地下商业及人行系统。地下商业涉及地下一层3.6万平米,人行系统为“两横一纵两点”的主骨架,与轨道车站站厅层联通;利用下层广场增加地下空间的地面感。规划的黑塔路—规划支路,全长800米,广场西路将允许左转进出,广场东路仅允许右进右出。轨道交通3号线市政广场站,线路及车站位于下穿隧道南侧,结合车站设置人行过街地道。

高铁核心区:连通南北车站

针对高铁核心区,目前尚无枢纽综合交通组织专项研究,仅控规中对交通场站布置进行了初步考虑,南北两个广场较为独立难以沟通,系统容错能力较差。

地下人行系统方面,《规划》建议按照一纵三横一环的方式,结合铁路内部地下通道,设置公共交通,实现南北各类场站设施之间的便捷联系,地下不到将连通车站区域与周边建筑。

地下通道尺度分析参考上海虹桥枢纽、上海南站以及杭州东站,设置2根地下通道,单根通道净宽12米,主要功能为连通南北车站、旅客换乘。

地下商业结合地下人行系统设置16.2万立方米,通道商业结合换乘通道设置以餐饮、零售为主,为2.3万立方米。地下商场一百货及服务业为主,11万立方米。

地下商业街与周边商业、酒店结合,以餐饮、文化休闲为主,2.86万方。

2年为一段 分重点实施

《规划》不仅仅是提供一种愿景,也在对建设进行安排。2015-2016年,宜宾将建设地下综合体包括人民广场、市政广场、南岸枢纽。地下道路6处,包括学院路、和蜀南大道4处节点下穿,环城路地下快速路和北大街交通走廊局部增容,地下公共停车15处,9260个泊位。

2017-2018年将建设地下综合体包括三江口、宜宾东站、滨水文化街区,地下通道包括金沙江大道节点下穿2处,地下公共停车15处,4075个泊位,综合管廊7千米。

2019-2020年将建设临港中心区、金沙中心区、西门枢纽建地下综合体3个,地下通道包括金沙江大道节点下穿1处和主五路交通走廊局部增容1处,地下公共停车16处,3460个泊位。

同时,宜宾还将完善相关法规、规定、办法,建立完整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规政策体系,包括《宜宾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宜宾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补充地下空间内容)《宜宾市地下空间建设用地审批和房地产登记试行规定》同时开展重点区域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部分可做到修规)如《三江口片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宜宾东站高铁片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临港经济技术开开发区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其他地区结合控规调整修编,落实地下空间相关的控制要素。

链接:http://www.0831home.com/News/Jiangs/11328.shtml也可查看更多宜宾市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解读。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