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宜宾年轻人买房得悠着点,购房需量力而行
如今,购房主力群体正在年轻化,“80后”已经成为购房者中的生力军。

年轻人要不要买房?年轻人买房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最近在不少网上都有关于年轻人是否应当买房的热帖,关于住房问题,年轻的“房奴”与“不房族”们各执一词,相持不下。近日,记者专门就年轻人购房问题进行了走访。

在宜宾鲁能房产从事销售工作的小夏告诉记者,她接待的大部分年轻人购房需求都很强烈,但购买力相对薄弱。记者通过走访发现,现在年轻人买房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到底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样的房子?还有就是首次置业经验不足带给年轻人购房者的不确定性。

购房时左顾右盼

刘元是广安人,大学毕业后和女朋友一起来到宜宾,刚刚工作一年。他一脸无奈地表示五年之内单凭自己的能力很难实现这个愿望,他说几乎全市的新开楼盘都去看了,但是却总是下不了决心。

在鲁能的售房部,记者和刚刚大学毕业两年的小简聊了起来。因为就要结婚了,她与男友一起逛了南岸西区的多处楼盘。“我打算在西区购买一套80多平米的小户型,总价不到25万,家里支持5万,我和男友拿积蓄2万多,首付凑足了,月供就不成问题了。”小简说,房子属于生活必需品,新婚后还住租来的房子,感觉很别扭。

“能买房当然好,可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如果钱不多,何苦难为自己成为房奴,租房住有什么不可以的!”一旁的刘元是这么认为的。

购房后生活有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人年轻人因为急于还贷都把月收入的大部分用来还贷。可一旦意外、疾病等突发事件来临时,其应对能力将大大降低,给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也有一些人将购房当作投资,获得了可观的收益。

“我是一个比较爱动的人,喜欢到处去旅游,但自从一年前家里买房以后,以往的激情感已经没有了,发了工资就得存着。还贷的压力让我们一家都不敢多花钱了,平时能省则省。出去游山玩水的兴致都没有了。”在某机关工作的陈宏提起买房后的生活就一脸的郁闷。

某公司职员莫小姐买了房后生活质量却有了明显提高,原本住在公司宿舍的莫小姐两年前买了一套小面积的二手房,按揭1300元/月左右,但她没住多久就租了出去,这样每月收到租金后再加上自己出一点,足够还银行的贷款了。“等我把房贷还清了,租金就成纯利润了。买房也是一种赚钱的渠道,而且还很稳定,像我这种不擅长炒股,又没时间学人家开店的人,投资房子就当防老。”

“我年前在买商品房的时候向父母拿过很大一笔钱,当时我就想反正以后赚钱了可以还给他们的。父母和自己的存款就被提前消费掉了。一个月前,我父亲腰扭伤了,可我一下子怎么拿得出医疗费啊,最后只好向朋友借才筹到医疗费。销售员冯源源说,她和许多人一样,都当了“啃老族”,买房后才知道这其实对父母来说压力是很大的。他们不仅要生活,而且还要把绝大部分的钱给孩子还贷,导致急需用钱的时候拿不出来,所以买房时必须要把意外事件的可能性考虑进去,否则得不偿失也不是不可能。

“这种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从事房屋中介工作的小李却认为买房没必要把这些事都考虑进去,退一步说万一真有意外发生了可以向亲戚朋友借钱,或者把房子拿去抵押变现。

购房之困

因为房贷和工资比例不协调,在莱茵河畔买房才1年多的小秦不堪自己每月2500元左右的工资要还1700元的月供的压力,在坚持了1年多后,和女友卖掉了新房,换成了一个小户型的二手房。

那么年轻人应当怎样买房呢?业内人士阳光说,购房对于年轻人成家立业可谓其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对于购房这种投资较大、考虑方面较多的事情,相对于手头资金较少、社会经验缺乏的年轻人来说,一定要深思熟虑。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置业的意义不只是选择一所房子,消费方式、家庭构成、职业规划等等都可能因此发生根本变化,许多青年置业者生活经验不足,对于未来生活、工作风险的绸缪不足,没有计划好就买房,造成还贷额占月收入的比例过高入不敷出积蓄用尽。

另外,首次买房应该要适合自己目前需求,否则将可能面临的是买得起住不起的尴尬。每个月的供房款占去收入不小的一部分,还有物业管理及水电煤气等费用,可能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年轻人一般工作年限不长,初入社会,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再加上生活必需品要不断配齐、同事同学关系的维护、各种社交场合的投入以及参加各种培训的费用都将是不可避免的。

由此可见,对于青年人而言,买房需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当前的经济收入水平,保证日常生活质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决定购房预算。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