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宜宾生态优良 绿水青山堪入画
宜宾,伴水而生,依港而兴。

在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以节水节电、绿色建筑、绿色物流等为主要内容的低碳产业崛起的背景下,什么样的创新模式才能为宜宾赢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早在2007年,市委书记杨冬生就强调,在建设美好新宜宾的实践中,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做到既重视GDP、又不只看GDP,既讲经济发展、又讲社会进步,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上一条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也是美好新宜宾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转变方式调整结构——节能减排 既“管”又“放”

宜宾,曾经连续两年被戴上空气污染严重城市的“黑帽子”。

不要带血的发展,不要污染的发展,不要不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刚刚迈入工业化中期的宜宾而言,要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优化发展理念。只有着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宜宾,才能促进宜宾的经济建设、资源环境的良性互动。

2007年以来,节能减排被当成重中之重的工作在宜宾市全面推进。

在坚持用节能减排的工作理念实施七大优势产业规划中,宜宾遵循“两优、两评、两推、一控”的思路,加快形成“消耗低、效益好、结构优”的产业发展模式。

按照国家“上大压小”的产业政策要求,关停了豆坝电厂30万千瓦工艺落后的燃煤发电机组,新建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的先进技术,具有炉内脱硫脱硝,调峰能力强、燃料适应性广的珙县天堂坝火电厂、福溪火电厂。

在产业园区建设中,宜宾通过把实现工业节能作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目标。“全市十三个产业园区都将集中建设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固体废物处理、分布式功能等项目,形成集约利用的公用工程,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能源集中供应、污染集中处理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努力降低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宜宾市经信委分管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副主任徐创军介绍说。

近年来,宜宾坚持把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创建资源节约型城市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在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中,宜宾市各级政府始终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既通过宏观调控和微观监管把节能减排工作有效“管”起来,同时又转变职能,加强服务,把节能减排工作“放”到市场中去,使必须释放的资源环境压力成为迫使企业增长模式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持续驱动力和强大执行力。

目前,宜宾已综合运用法律、市场和行政手段,通过坚持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与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管理相结合,坚持开展企业节能减排事前、事中、事后管控相结合,坚持节能减排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战略,使企业真正发挥节能减排的主体作用。

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宜宾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已累计下降27.13%;全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77%;重点工业企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5%,2008年,宜宾成功摘掉了压在头顶的黑帽子,减排取得重大成效。

让天更蓝水更清——大力度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资源环境密不可分。

面对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宜宾市委提出,以“天蓝、地绿、水清、城美”为目标,大力加强生态恢复和改善工作,积极推进传统工业城市向生态家园转变,重拳出击治理污染,不断强化对各类污染源的深度治理。

近年来,宜宾中心城区空气污染指数逐年下降,2010年,中心城区空气污染指数 (API)为65,优良天数为360天,占总监测天数(365)的98.6%。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也不断上升,从2007年的 66%提高到 2009年的79.39%。

五年间,宜宾通过对130余户工矿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实现企业污水均达标排放。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将配合市环保等部门制定工业污染源治理工作计划,重点抓好化工、造纸等行业的污染治理。

市政府政策研究部门有关人士认为,宜宾是山水园林城市,拥有三江六岸、三江九河,森林覆盖率达到40%左右,成为长江上游的一道生态屏障。过去由于宜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协调,曾经戴过污染黑帽,真正要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还是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就是宜宾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加大环境保护,保护好宜宾这片山水。因此宜宾在努力发挥企业环境保护投资的主体作用,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加大污染治理投资力度的同时,市里也逐步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环保治理的资金补助,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保障环境保护投入稳步增长。

未来五年宜宾还将继续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放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突出位置来抓,以建设生态市为载体,以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为切入点,以污染减排为核心,努力改善宜宾的环境质量。

不断探索长效机制——把优良生态转化为发展优势

“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屏障,这是宜宾的责任所在,也是在为自身发展留足空间。”杨冬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环境就是资源,生态就是资本,好生态是宜宾最大的优势、财富和品牌。

宜宾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滨临长江、金沙江,肩负着推进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的重任,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宜宾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好不好,不仅关系到宜宾人民的福祉,而且关系到长江流域近3亿人的生态安全。

然而今后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我们的资源环境将面临人口增长、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等多重压力。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未来五年,宜宾将继续在构筑生态屏障上狠下功夫,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中,推动宜宾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一是深入推进生态建设。按照《宜宾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积极推进三江流域、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构建覆盖全市的大生态体系。要树立生态经济理念,用好国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创新资源开发模式,积极培育生态产业。二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严格环境执法,狠抓污染治理,着力构建全防全控污染防治体系,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城镇的环境治理,建设清洁、环保的城乡生活环境。三是加快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术,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以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为重点,狠抓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和装备,为优势产业、新兴产业腾出环境容量,实现“用环境换发展”向“靠环境促发展”转变。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