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从这里通江达海 记宜宾"港园城"互动发展实践
金沙江、岷江从雪山高原奔腾而下,流到这里,交汇成滚滚长江。由于地处川滇黔之要,万里长江第一城——四川省宜宾市,被经济界视为中国西部的“金三角”。

2011年12月29日,宜宾港将开港一周年。“以港兴园、以园兴城、以城带乡”,弹指一年间,宜宾临港经济区借成渝经济区启动之势,确立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战略规划,在长江之首掀起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汹涌波涛。宜宾,从川南工业重镇华丽转身为四川通江达海的“桥头堡”。

长江之首,快速崛起一座现代化港口

“港口新开张,年度计划是能运出5000箱就不错了,结果今年肯定完成8000标箱;另外已完成37万吨件杂货装卸吞吐量。”站在巨大的桥吊下,宜宾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力自豪地对记者说。

宜宾可利用岸线资源长达75.7公里,国内知名港口专家称之为“长江干线宜昌以上最好的黄金岸线”。随着西部开发向纵深推进,辐射区域内能源、钢铁、机械制造等特色工业的快速发展,攀西地区的钒钛、钢铁和贵州六盘水地区的原煤、木材以及成都经济圈内的大宗物资将通过水运顺江而下,宜宾港是必然选择。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四川省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决策,给宜宾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说。2007年盛夏,他和市常委一班人,沿江步行考察3个多小时,达成共识:在这里建起一座现代化的港口,然后延伸建起一座新型工业园区和一座新型城市。于是,被540万宜宾人称为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最大的改革——建设宜宾港、以及随后兴建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区,正式拉开大幕。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第一步,他们盯住了上海港。如果能跟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港务集团携手共建,起步就将是高起点。

双方一拍即合。上港集团不仅参与了港口建设,还全程参与管理:一套系统、实时监控。建立保税仓库,宜宾港上船的货物到了上海港,可以不报关和再装卸,直接运往海外。“一次报关就能实现‘江海联运’,为企业节省大量的运输时间和成本,这在四川乃至西部,都是一种首创。”宜宾市市长徐进欣慰地说。

记者近日在宜宾港看到,在西部最大的30万平方米堆场上,6台桔红色大型桥吊来往起吊,一艘满载货物的货轮鸣笛离港顺江而下。此前,宜宾港已签出外贸第一单——满载特种纤维的货轮直接驶往日本神户港。

对于川南以至滇北、 黔北的企业来说,“出厂就是出海”。宜宾丝丽雅集团董事长冯涛显然是受益者,丝丽雅每年进出口物资达40万吨,一直想上马10万吨短丝项目,但苦于物流成本太高。宜宾港开港后,10万吨短丝项目立即上马。他们算了账,水运每吨可节约成本700多元,一年就是7000万元。

目前,宜宾港已建成4个集装箱泊位、1个滚装泊位,正在加快建设重装泊位,年吞吐能力50万标箱,成为四川最大内河枢纽港,四川水运新时代,由此开启。

临港经济,大手笔辐射“金三角”

按国际惯例测算,一个集装箱码头所产生的价值,只有8%能留在码头和船运公司,92%将体现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依托区域和资源优势,发展港口经济是宜宾的不二选择。

过去5年,四川的经济平均增速比全国高出近3个百分点,四川省委省政府借势强力推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战略部署,奋力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宜宾审时度势确立了现代发展思路:以港口为依托,港城园互动,走临港经济发展新路。2009年12月18日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成立,这是四川省唯一以“临港”命名的省级开发区。

700个日夜过去,记者再访宜宾,出城东行过长江第一桥,眼见新房林立。香港亿联集团投资兴建的中国轻工博览城引人瞩目,副总裁林家栋说,亿联看好这里辐射三省的区域市场优势,以及难得的水陆空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六条高速、七条铁路将在这里交汇,加上一条黄金水道和一个机场。”他们将投资36亿元建设西部屈指可数的轻工一站式采购基地。

临港经济发展区建设一启动就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引进了一批实力强大的物流企业。紧靠海关保税区的山坡上,几十台挖掘机穿梭作业,北京欣联总经理刘洪介绍,他们已从作第三方、第四方物流进了一步,开始自建物流产业园,包括了电子商务中心。

眼前,北京申安、三一重机、四川铁投等大企业大集团纷纷入驻,仅今年1至11月就签约项目23个,协议引进资金达77.31亿元;国内目前唯一的白酒现货交易平台——四川酒类交易所已正式开业。

开发区内已布局装备制造工业、新材料、绿色加工等5个园区,正在形成与临港产业匹配的现代新型产业体系。截至11月,开发区已实现工业总产值76.7亿元,规模以上现价工业增加值增长25%。

新型城镇,长江人融入现代生活

产业催生城镇,城镇支撑产业。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锁定“新港、新园、新城”理念,规划城市人口约30万,面积约47平方公里,等于平地“冒”出一座新城。

搞开发区,除规划到位,首当其冲是政府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钱从哪里来?临港经济开发区建立利益导向机制,通过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外来资本、民间资本搞基础设施建设,首期已投入15.13亿元。眼前,园区内“三横六纵”道路网已具雏形,水电气管网飞快推进,绿化亮化生态化景观相继落地。

产业园区的培育,新港的建设,均须土地的供给与保障。土地上的人往哪去?通过统建还房、货币安置等方式“进城入社”,房屋置换搬家进城,或就近搬进新型社区。资料显示,两年来开发区共征地7794亩,拆迁农户1381户,2748人进入社保体系,兑付补偿资金5.5亿多元。

在港口和轻工博览城之间的临港大道一侧,正在建设志城家园安置社区。承建方临港建设公司总经理李军说,这里一共在建1044套房,是开发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项目之一。工地上,有3个带着红袖套的农民准住户在到处查看施工质量。

在已有许多安置户入住的龙顺社区,记者走进了张新全家。38岁的他旧房拆除后搬迁到这里,分到两套房,每套50多平方米。看到开发区有那么多企业进来,那么多住宅小区落成,他就搞了一个“群诚物业公司”,自己当起了老板。

城乡统筹发展,港城园联动崛起,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给力,万里长江第一城正迈向现代化的新生活。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