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宜宾城区拥堵的原因,除了机动车辆的保有量与道路狭窄的矛盾外,还涉及到规划、过境车辆以及城市管理等方方面面。
“堵城”印象
镜头一>>
4月29日早7点过,宜宾市交警支队二大队中队长喻国伦如往常一般,赶到他值守的南门桥南桥头执勤点。
此时,往城区方向的车流开始渐渐增多,喻国伦和他的两个同事不时指挥着车辆有序前行,而从三个方向涌来的进城车辆经过转盘后,融成一股长龙,缓慢的移动着。
南门桥自去年开始限高通行后,为了提高出城车辆通行量,交警部门在南门大桥桥面上实行“两出一进”:两条出城通道,一条进城通道。这样做的目的原本是保证老城区不堵,但现场可以明显感觉到“进城难出城易”。
“周一到周五早上8点到8点半,是南门桥进城方向最拥堵的时候。”喻国伦介绍说,早高峰时承载车辆进城重任的南门桥非常拥堵,尽管交警执勤时也有巡逻组增援,以便发生拥堵事故时分流车辆,现场一名协警说,从17:30开始戎州桥下班出城高峰期拥堵每天都会发生,一般情况下,两座桥都要等到18:30以后交通才能有所缓解。
现场一名执勤交警说,南门桥上一旦遇到小的擦挂事故,交警都会要求事故双方3—5分钟之内撤离,在没有人受到伤害的情况下都适用简易程序解决。如果遇到有人受伤的情况下也会帮伤者打120,然后取证照相,很快就能解决。由于车辆太多,“这里每天都会有几起小擦挂事故,如果是雨天,事故更加频繁。”
镜头二>>
大什字路口,这个位于城区中心点的十字路口,北通道——南门桥之南北交通线与东街——文星街之东西交通线交汇于此,“车多、人多”是在此执勤的城区一大队交警姜继龙最有感触的评价。
现场可以看到,不知是道路太过狭窄还是其他原因,电瓶车跑到机动车道的现象比比皆是,速度相对较慢的电瓶车在前面慢悠悠的行进,后面小车上的人只能“干瞪眼”。
另一边,由于从东街无法左转到大南街,等待前行绿灯已久的车辆不时会被斑马线上的行人逼停,一个绿灯下来,排在南街等待的机动车早已经将队列排到了南门桥北桥头。
“现在还不是最堵的时候。”姜继龙表示,由于该路段路口小,红绿灯多,车辆行进速度相对缓慢是必然现象。下午这一带比上午还堵些,“这里只要发生点小事故一拥堵,就意味着城区南北、东西走向的‘大动脉’梗塞,牵一而发动全身甚至会造成整个城区拥堵。”而负责这一重要地段指挥交通的,仅有两个交警,原因在于,“人手实在太紧了。”
“尽快修四通天桥,行人不横穿,交通压力就没那么大。”是姜继龙为此交通节点拥堵开出的“药方”。
镜头三>>
一起小小的擦挂事故,几分钟内就能让城区交通发生“大拥堵”,这一幕,是记者当日走访时发生的真实例子。
事故发生在北通道路口往江北方向20米处,此时正值上班高峰期,一辆出租车因抢道行驶造成后面一辆越野车追尾,擦挂造成越野车的前车保险杠损坏,尽管没有人受伤,但两车的位置一左一右刚好挡住后面车辆前行,越野车司机下车用电话通知保险公司到场,而出租车司机却毫无反应的继续坐在车上发愣。
离车祸现场100米左右,刚好有交警在执勤,两车从擦挂到简易处置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然而,就这10分钟,就导致北通道及另一侧的省道307进出城方向堵起长龙。
由于两处的车辆堵塞在此不能动弹,很快波及到北通道到南门桥这一南北主干线,车辆很快堵到了民主路,而另一边的真武路一线,也停满了出城的各类机动车,部分机动车无意遵守交通规则,见到前面有空便去“加塞儿”,其结果更是越来越堵。
在完成事故简易处置后,几名交警不得不花更长的时间疏导车流。
镜头四>>
“西门客运站门口是交通秩序混乱造成的堵。”熟悉这一地段交通状况的一名交警如是评价。
摩托车、出租车站外待客在这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部分出租车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乱停现象严重,很多时候停在公交车站台前上客,导致后面的公交车无法进站,只能在公路中间上下乘客,如此一来,更加影响后面车辆的通行。
从西门客运站出站的中巴,几乎每3分钟就有一班,一旦车辆从站门出站,多数直接左拐并道,这样一来,客运站门前正常行驶的车辆不得不放慢速度等待,而每一轮错车,结果都是往城区方向的10多辆车短时阻滞。
另外,人车争路是西门客运站前一大“风景”,从城区坐公交车过来的市民,多数需要穿过马路走到站内坐车,一些背着背篓、提着大包小包的群众缓慢的横穿公路,换来的是机动车司机不时大声抱怨。
西门客运站工作人员古纯明介绍,此路段由于路面加宽,平时基本上都不堵了,只有早中晚比较紧张,主要原因正是出租车接送客人乱停乱放造成,虽然此地有3名交警在此定点疏通交通,但交警一来出租车就开走了,交警一走他又开转来,完全与交警打起“游击战”。
成因>>
乡镇模式支撑城市交通
目前宜宾城区进出大的干道是三纵三横,三纵分别是真武路、西郊一线,北通道、民主路、南门大桥一线,刘臣街、小北街、戎州大桥一线;三横分别是人民路、中山街一线,文星街、东街一线,走马街、将军街一线。
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环线,一旦某条线路特别是南北方向堵死,那东西走向的车辆也难以行进,整个宜宾城区交通都将面临瘫痪的危险。
2010年,宜宾市交警支队负责人在一次网友见面会上表示,宜宾城区一直采用混合交通模式,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都在一条道路上通行,没有什么辅助性交通设施,宜宾当前的交通模式属于典型的“乡镇交通模式”。
一位政府官员透露,从国家相关部委实施多年的“畅通工程”考核指标来看,宜宾市城市人口56万人,各类街道258条,共116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为4.64平方米,仅能达到中小城市三等水平,而其中人均道路面积、百辆汽车停车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等多项基础性指标仅达到四到五等水平。
这种“乡镇交通模式”背后,是宜宾城市机动车迅猛的增长。
宜宾市交警部门最新的数据表明,截止到2011年4月底,全宜宾市机动车数量为430903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97607辆,翠屏区汽车保有量是35000辆。与去年同期相比:机动车的增长率是23%,而小汽车增长率是大于30%,大汽车增长率大于20%。
这里所指的保有量是指车辆上户在宜宾市的,没包括其他地方上户而在宜宾使用的。业内人士分析,照此计算,预计明后两年宜宾市的机动车保有量会达到50万—60多万辆。
“如果老城区的硬件设施不做大的改变,以现在的管理现状来看,两年后将不会有高峰的说法,因为那个时候平时都会像现在的高峰期一样拥堵。”宜宾市交警支队宣传科科长肖勇说。
城市道路基础:县级市起步
宜宾城区受三江分割形成老城区、南岸、江北等组团式布局结构,过江交通主要集中在南门大桥、戎州大桥和岷江大桥,而城区的交通压力更多体现在这三座桥的桥面和引道上。
交警秩序大队的一份资料显示,南门桥高峰期车流量为4524辆∕小时,饱和度达到188%,戎州桥高峰期车流量为3628辆∕小时,饱和度113%。
桥面交通压力带给干道的车流量自然不低,南街——民主路——北通道一线高峰期车流量近3000辆∕小时,饱和度达到136%;大南街——小北街——咸熙街高峰期车流量2400辆∕小时,饱和度137%;真武路——翠屏路———西郊路高峰期车流量1800辆∕小时。
宜宾市住建局规划技术科科长谢松认为,城区拥堵的主要原因是旧城的疏解不够,由于老城区是核心商业圈,而在现有条件下城区道路体系不可能大幅度提高,道宽也不可能有大的增加,车辆保有量又在大幅的增长,就会造成拥堵。
“最好的办法是将交通压力疏解到新区。”谢松建议说。他的观点得到宜宾市交警支队秩序大队副大队长卢光明的认可,卢表示,城区的拥堵更多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城区的道路适合20年前的城市发展所需,那时也想象不到如今车辆的剧增,“只能说城区的道路已经不适合现在这个时代了。”
肖勇强调,宜宾城区发展是以10多年前的县级市为基础进行的,原来整个中心城区不过10多万人,在道路未有根本性改变的前提下,人员猛增到近60万人口,车辆也是呈几何倍增长。
“尽管桥梁不断在增加,但城区路网变化不大。”对城区拥堵的主要原因,肖勇有着自己的看法,“现有的交通结构更多采用的是平面交叉的通行模式,要保障该模式的正常运转,必须采用红绿灯进行调控。这样一来,人、车抢道的情况自然难免,拥堵状况也在早、中、晚三个时段不可避免的出现了。”
尽管从去年开始,二医院、南门桥头人行天桥相继投入使用,城区南北干线交通有了明显改观,但改善目前还未能跟上发展之需。
“拥堵不仅会影响投资环境,还会影响生活质量、工作质量,更谈不上魅力宜宾。”一名市级部门工作人员透露,在政府的议事日程中,“畅通宜宾”是作为2011年民生工程的重要环节。
城市规划为谁受过?
网络上,对城区交通拥堵现状,受到诘问最多的部门莫过于宜宾市住建局。而多数受访者均表示,规划落后是造成城区拥堵的重要原因。
有网友称,城区几座大桥修建之初正是因为缺乏前瞻性的规划思路,从戎州桥北桥头的匝道到中坝大桥南北两端的引桥,搞得最后只能缝缝补补了事。网友质疑,老百姓能看到的规划弊端,难道专业人士如过江之鲫的住建局就视而不见吗?
“我们已经习惯(被市民质问)了。”宜宾市住建局一名技术人员有些无奈的说,“规划要变为现实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建设,而规划的科学性很容易受到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以中坝大桥为例,该技术人员从电脑中调出十年前的规划方案:与现在倍受市民质疑的两进一出匝道不同,原规划方案修建匝道的位置是在中坝桥北桥头处,双向互通式匝道完全能满足四个方向车辆的通行需求。
“当初光是拆桥头一侧的大楼就需要几千万的资金,如果10年前多投资几千万来修匝道,那贷款利息都翻倍了。”该技术人员认为,涉及资金的问题并不由规划部门说了算。
谢松认可了这一说法,他说,前段时间市民热议有关城区建设轻轨来缓解交通压力的设想虽然很好,但宜宾城区建设绕城轻轨,没有800个亿的资金是拿不下来的,按照城市现有的财力,显然不现实,这也是轻轨项目为何未能进入十二五交通规划的重要原因。
2011年年初,本地网络上一篇《谁该为今天的西门客运站选址感到脸红!?》的帖子,浏览人数近万人,200多名网友纷纷跟贴,质疑当初的规划选址。
不仅是民间的呼声,宜宾市交警支队一名部门负责人也表达了相同意见,他说,现在的西门客运站的选址就不科学,不应设在交通干线上,那里除了客车外,还有接送人的私家车、的士、摩托车,此外,按规定客运站是五步出站,所以检测、调头的设置也刚好在那,使得此处交通秩序非常混乱。
对此问题,谢松没有回避,他介绍说,当时西门客运站建设规划的地块比现在大得多,直到现在仍然未调整规划,但估计是由于拆迁和企业的资金问题,只用了四分之一的地块,加之车站背后的道路未完善,开门在干道上也是必然之事。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商场的增加,城市配套的增加,而老城区交通硬件设施几十年来在大结构方面没有变化,有些硬件设施有改善,但没跟着时代变化。”卢光明总结到。
三年治标之路
围绕如何在现有的道路条件下改善城区交通,交警部门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南门桥南桥头的“宜宾魂”转盘影响了车辆的正常通行,而且这个转盘不拆,周围就不能修天桥,不能实现“上跨下穿”,也就始终无法解决该路段的交通拥堵问题。
在官方公布的南门大桥南桥头改造工程中,推荐的方案是新建单向下穿通道横穿蜀南大道。同时缩小“宜宾魂”雕塑周边花台面积。而另一种备选方案是拓宽路口,取消“宜宾魂”花台。
近几年,为了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相关部门还是花了大力气的,中坝桥两头立交、戎州桥匝道、两路桥立交桥工程、南门桥及二医院人行过街天桥等等,这些工程或多或少起到了作用。
“这些都是为了缓解城区交通所做的应急缓解工程。”谢松介绍,缓解交通只能缓解治标,而这三年建设项目只能是缓解。
2011年,在规划在建的项目中,将更大力度推进缓解交通的规划,首先保证主干线车行交通,其次是民生安全方面,如南岸三中门口的地下通道、滨江路(大运小学附近)人行天桥、岷江北路地下人行通道……
另外,谢松透露,岷江桥北桥头跨线桥工程也将在年内动工,该工程将彻底解决岷江桥北桥头不同方向车辆平面交叉的问题。
“要实现畅通宜宾,完善主干道和快速通道,使各个组团间形成快速通道连接才是治本之道。”谢松说,在加紧完善的十二五交通规划和道路近期建设规划中,治本之策是相关部门考虑的重点。
穿城而过的过境车流
过境车辆穿城而过,从而影响城区交通问题,也是城区交通拥堵的重要成因。
“城区的过境通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过境通道。”作为引进人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卢光明说,从中坝大桥一线进入城区的货车,还是要经过鲁能碧峰园小区旁的外江路,而外江路还是属于城市通道,噪音、灰尘扰民的现象就自然难免。
此外,从高速公路北站口下来的车辆要到省道307,也要穿行酒圣路等城市通道。过境车辆都要经过城市通道进城,而不是直接从城区外围过。
为减小过境旅游车辆对城区交通的影响,交警秩序大队在高速公路北站口设置了提示牌,将这部分车辆引导经高速路南站—中坝大桥——七星路驶往各景点。此外,该大队还将原来的货车过境通道(翠屏路——西郊——苗圃——真武路——中坝大桥)调整为高速路北站——高速路南站——两路桥——中坝桥,并进一步限制货车白天入城,缓解城区交通压力。
然而,在本刊新闻热线中,有关货车深夜偷偷从戎州桥经过的投诉不在少数,除了对货车带来的噪音污染表示不满,多数投诉者均对戎州桥能否承载大货车的碾压表示担忧。
谢松认为,关于货车过境通道不畅问题,主要还是城市主骨交通不畅导致。他说,如果加快建设快速通道,把过境车辆从外部引走,就不会进入城区造成拥堵,而这些都须依靠十二五规划和近期规划来实现。
城市管理:细节影响交通
一名从事多年一线路面巡查的交警告诉记者一个细节:城区树木矮小且枝叶茂盛,由于车窗开启,公交司机担心枝叶会伤害到乘客不敢靠边行驶,公交车只能从路中间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面车辆的正常运行,使原本就窄的路面变得更窄,变相增加了道路的压力。
“这也是城市管理细节影响交通的缩影。”这名交警还谈到,前段时间为了“五十百千”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在沿街人行道上打桩,致使一些本来宽阔的人行路面就无法停车,“有些人行道完全可以将道路硬化后,适当划停车位,不应只靠现在的封堵而不去疏导。”
对交警方面的说法,宜宾市城管局副局长张凤楼的回应是,城市道路在面临不同需求时侧重点就不同,如小街道就可停车。但在大的街面上,一旦车辆上了人行道,一要影响行人通行;二要影响市容;三是损坏市政基础设施。
张凤楼并不否认城市管理细节影响城区交通的问题,他强调说,去年年底成立的城市管理委员会是以市长为组长,涉及城市管理的20多个部门参与,为的就是协调城市管理中这些涉及到多头管理的细节问题。
在街心花园值守的一名协警员认为,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文明和习惯决定了一个城市的交通特性。由于不文明的驾驶行为,如逆行、频繁变道、越线行驶、占用紧急行车道等行为,加上行人乱穿道路、闯红灯造成交通秩序杂乱无章、擦挂事故频繁,是造成临时交通拥堵瓶颈的根源。
从交警部门值勤的经验来看,早上的车流高峰期要好于晚上高峰期,究其原因主要是晚上以街为市造成的。城区一大队负责人曾向本刊介绍:“一到晚上,城区诸如洞天街、抗建路、中心路等街道早早被小摊小贩占据,致使这几条挨着南门桥的道路的毛细血管功能完全丧失。”
对此,知情人士给出这样一个数据,旧城区总共有179条道路,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可以通行的仅为52条,且集中在南北、东西两路。对“以街为市”的现状,该人士透露:“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但基本上没有经过交警部门的批准。”
(据宜宾《新三江周刊》)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
- 下一篇:时评:楼市调控效果尚需“冷处理”
- 宜宾新接房的业主有福了,免费验房活动再 2018-06-24
- 百人同游宜宾僰王山,抓鸡、寻宝、游山样 2017-06-11
- 楼市叫好?6月宜宾在售楼盘价格及优惠信 2017-06-01
- 评测:80分!宜宾金色领地该不该被看好? 2017-05-15
- 观澜上郡上演“百鸟朝凤”!请速来领票! 2017-05-13
- 新沙盘出炉!小编带你一探山水原著•原香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