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两会】加快发展 实现宜宾“十二五”良好开局
——吴光镭市长在宜宾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举要

回眸“十一五”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市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着力打造“一枢纽、一城、两中心、四基地”,加快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我们团结一心、攻坚克难,战胜了低温雨雪冰冻、“5.12”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胜利完成,进入宜宾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

成功抗击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及时深入灾区,组织开展抗灾救灾和生产自救。全力开展灾后恢复重建,修复毁损房屋29545间、输电网线6327千米、变压器490台,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得到全面恢复。

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取得重大胜利。地震发生后,我们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果断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引导群众正确应对地震灾害,严密防范次生灾害。修复毁损房屋5.36万平方米、公路211公里、桥梁89座、病险水库40座。全力支援地震重灾区,先后向地震重灾区派出救援人员2692人、救灾车辆500余台。动员社会各界募捐现金9532万元、物资折款1452万元。接收灾区伤员21名、学生1362名。投资近6000万元,完成对口援建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的工作任务。

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0.8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总量是2005年的2.4倍,稳居全省第4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6亿元,比上年增长35.6%,总量是2005年的3.7倍,由全省第5位上升至第3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4.2亿元,比上年增长31.1%,五年累计完成1635.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61元,年均增长14.9%;农民人均纯收入5610元,年均增长12.8%。物价保持总体稳定,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2%。

民生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民生工程建设投入达126.1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7.9万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保险基本实现市级统筹。“新农保”试点参保人数达14.2万人。31.84万城乡贫困群众得到医疗救助,符合条件的低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58.7%。解决了36239户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改造了24479户棚户区居民住房。解决了30.27万人的贫困问题。

展望“十二五”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在“十一五”时期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经济工作基调,抓住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等重大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美好新宜宾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一主三化三加强”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发展新跨越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建设以“产业宜宾、畅通宜宾、生态宜宾、人居宜宾”为目标的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经济强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5%,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0:30,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达到48.5%;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7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4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43%以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