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楼市动态 /控烟失败与楼市空调的异曲同工
文/舒圣祥

作为《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方,我国承诺今年1月9日前在室内公共场所和室内工作场所实现100%禁烟。但时至今日,我国仍无一部国家级的无烟立法,且囿于相关部门政企不分、烟草涨税不涨价、烟草文化难以改变等原因,履约5年内,不仅全民吸烟率没有下降,二手烟的受害者却在3年内增加了2亿人。因此,1月4日《京华时报》宣称:中国失约,已成定局。

依传统眼光看来,一家国内媒体公然宣称中国控烟承诺“失约已成定局”,未免不需要一些胆识和勇气,虽然它只是陈述了一个人人可见的基本事实。好在,控烟国际公约对于缔约方的承诺义务早已写得明明白白,而当下我国的控烟现状亦是摆在桌面,加之控烟失败也不属于传统的“敏感话题”之列,于是控烟失败、中国失约这样疑似“有损国家形象”的新闻,才能被国内的媒体所公开报道。

事实上,更为公众关注的楼市调控,情形难道不是也一样吗?2010年楼市调控被称“史上最严厉”,但开发商仍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全国主要的30家房企全年住宅销售接近8700亿元,销售面积8449万平方米,2010年开发商销售均价大幅上涨24%——房企在“严厉楼市调控”下销售均价上涨24%,这样的楼市调控恐怕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成功来形容吧?

之所以没有媒体公开宣称“楼市调控失败”或者“政府失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楼市话题相比控烟显然要更为敏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对于楼市调控,公众根本就从未获得一纸具有约束力的、明明白白的政府承诺。也正因为如此,楼市调控的前景其实要远比烟草控制更为模糊和渺茫。然而,如果要追问调控失败的原因,两者却有着太多的异曲同工之处。

众所周知,控烟不力的真正原因其实非常简单,无非就是政府不舍得狠下心来,生怕损伤到烟草企业这根“经济支柱”,进而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将骷髅头印上烟盒的举手之劳尚且不得执行,可想而知控烟决心到底会有多大。因此,“如何控烟”成为问题之前,首要的问题是“要不要控烟”——控烟的效果在根本上取决于控烟的决心。如果单是一个烟盒警示标识都要如此“偷工减料”,控烟失败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楼市调控屡成“空调”,根本原因也正类似于此。叠加于楼市之上的种种附着利益,让房地产成为另类意义上的绝对“支柱产业”:地方财政、国有银行、国有企业甚至保险公司纷纷深陷楼市,才是调控楼市时常投鼠忌器、以至于屡控屡败的真正原因。只要楼市附着利益得不到有效剥离和强力规范,只要调控政策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无条件执行,调控楼市的真正决心就必然难下,房价就不可能不继续疯狂高飞,直至被市场之手将神话打破。

无论是控烟还是控楼,政府决心都是最重要的前提。要想终结“让香烟飞”、“让房价飞”,首先还得有关部门在出台决策时“非诚勿扰”。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