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楼市动态 /地王数据不断刷新当反思土地财政之害
文/叶祝颐

20605元/平方米。广州市楼面地价日前再度被刷新。“看来只有中彩票才能买得起房子了。”听到这个消息,在广州工作多年的王先生感叹。当前,国内房地产市场运行面临复杂局面。一线城市房价高昂的头还没有低下,部分二、三线城市又出现上涨。不久前,南京、武汉、杭州等地也都出现高价地。为坚决落实调控措施,国土资源部出通知,要求坚决抑制少数城市地价过快上涨趋势。(12月27日《人民日报》)

地王数据不断刷新,城市卖地收入激增意味着地方财政无忧。但是,在楼市调控政策频繁的当下,土地市场热度不减,房价继续上涨,楼市调控政策的成效令人堪忧。目前楼市调控政策侧重于以信贷、税收杠杆遏制投机炒房,而忽视了土地财政的危害。而且地方政府对卖地财政乐此不疲,缺乏应有的责任担当,令人失望。从某种意义上讲,房价上涨、地王重现不仅是投机炒房与开发商暴利惹祸。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思维更值得警惕。

继约谈土地违法严重的12个县市一把手以后,针对近期少数城市部分地块出让溢价率偏高的情况,国土资源部要求严格落实房地产监管和调控政策措施,抑制少数城市地价过快上涨趋势,体现了国土部从源头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决心。

笔者期待,国土部明确处罚细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认真执法,下气力监管土地市场违规行为,勒住土地疯狂溢价这匹野马。同时,笔者期待地方政府改变土地财政思维,打破地王神话,增加土地供应,为地价、房价理性回归提供市场原动力。

国土资源部今年公布的房地产项目地价专项调查显示,在全国620个楼盘中,地价占房价最高为58.6%,平均为23.2%。在商品房的成本构成中,各级行政部门收取的税费在占了20%。正是高昂地价和多如牛毛的税费负担直接拉升了房价,也助推了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

一方面,商品房土地市场热度不减,地王重现。国家统计局1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7%。房价依旧连续三个月上涨。另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一些地方由于配套资金不到位和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导致保障房建设计划难以完成。有的地方保障房只见“供地”不见“供房”,保障房源被公务员、社会名流鸠占鹊巢。

温家宝总理12月26日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他有信心在他的任期内,使房价能够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总理的表态让我们看到了房价理性回归的曙光。

虽说住房消费已经进入了市场化时代。但是作为百姓重要生活资料的住房,实际上带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让百姓“居者有其屋”,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给百姓提供廉租房、限价房、经适房等保障房源,是政府应有的责任担当。在房价高企的当下,地方政府没有理由躺在土地财政的政绩沙发上沾沾自喜,而回避平抑房价、供给保障房的责任。

从经济的角度讲,保障房需要政府减免税费,降低地价让利。而地价上涨,卖地收入增加可以让政府赚个盆满钵溢。有的地方过分依赖房地产财政,忽视保障房需求,其动机不难理解。但是,地方政府过分依赖房地产财政,土地价格不断飙升,助推房价高扬,增加了民众住房消费负担,背离了消费者的经济承受力。

对此,一方面需要地方政府打破房地产财政思维,平抑地价让利于民,加快保障房建设,保障低收入群众居住权利;另一方面国土部要积极履行监管责任,对建设保障房不给力的地方依法依规进行问责、处罚。

从根本上讲,要改变地方的土地财政热情,仅有公众用脚投票,仅有国土资源部发通知、提要求,远远不够。只有改革绩效评价体系,多从民生视角审视地方政绩,通过科学政绩考核评价的力量,纠正唯GDP马首是瞻的短视政绩观,才能促使地方政府把土地财政热情转移到民生工程上,抑制地价、房价过快上涨。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