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五年一个刻度,宜宾跃上新的台阶;五年一个单元,宜宾站在新的起点。此时此刻,目光再次聚焦。下一个五年,宜宾的面貌会有怎样的改变?人民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为完成这些改变和达成这些变化,将作出什么部署和调整?
12月3日,中共宜宾市委三届十三次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宜宾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为未来五年宜宾的发展勾勒出一幅路线图。从即日起,本报将“十二五”规划建议进行解读。
主题:
科学发展
《中共宜宾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日前已经正式公布。这是宜宾历史上征求意见最广泛、修改次数最多的规划。“科学发展”作为新五年规划的主题,将给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定下新思路、新途径、新基调,它关系着宜宾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全局。
“过去的五年,坚持科学发展,使宜宾成就了发展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是在市委三届十三次全会上委员们的共识。
下一个五年,宜宾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规划建议中明确写明: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有利于我市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在融入区域一体化格局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此外,我们还面临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中央扩大内需的长期机遇,国家和省上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特别是加快成渝经济区、长江上游沿江发展带、川南经济区、川南城市群建设等综合机遇,“外资西进、内资西移”进程加快的开放合作机遇,以及国家和省上支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等特殊地区加快发展的特别机遇,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在更高平台实现跨越发展。
但是,宜宾面临的挑战也是有目共睹,正如规划建议中所说:“人口多、基础弱、差距大、不平衡仍是我市的最大市情,发展不足、总量不大、人均不高、实力不强仍是我市的最大问题,初级阶段特征明显、结构性矛盾突出仍是我市的最大实际,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区域竞争加剧、社会矛盾凸显”。
这一切,是判断宜宾走向的逻辑起点,也是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时代背景。《建议》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这份回答,源自清醒判断,源自慎重决策。
“发展是核心,必须把加快发展喊响喊亮,全市上下还必须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市经信委主任王邦兴这样说:“尽管宜宾发展迅猛,但从经济总量来看,宜宾与沿海地区相比,相差太远,一个烟台的开发区,前年工业产值就有2000个亿,工业增加值650个亿。从宜宾实际出发,我们就必须要立足于科学发展。”
作为一个拥有530万人口的西部城市,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总开关”,必须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奋发有为。
主线:
转变方式
细读规划建议,会发现“转变”的主线“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建议》指出,要牢牢把握重大发展机遇,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我市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发展态势,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不少专家学者们认为,转变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市委三届十三次全会上,宜宾响亮地提出了要建成西部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的目标。突出“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使之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未来的五年,如何使宜宾社会经济发展的车轮跑得更好更快?离不开“科学发展”的主题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这是“十二五”规划的“灵魂”和“核心”。
重点:
改善民生
一组数据摆在面前:2006年至2009年,宜宾GDP总量增幅很大,在全省排位靠前。但是,从人均上来看,如何呢?从纵向上看,2006年至2009年,全市人均GDP从 9469元增长至16163元。而从横向上看,全国是16500元增长至25575元,全省是10613元增长至17339元,宜宾远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对于人口多基础差的宜宾市来说,再大的数字除以530万,也会变成一个很小的数目;再小的问题乘以530万,也会变成很大的难题。简单的数学计算,对拥有530多万人口的宜宾市的具体情况作出了透彻的解答。
正视问题方能找到应对之策。宜宾“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均生产总值赶上并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市政府政研室主任刘文华说:“如何才能把我们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的成果呢,十二五规划建议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意见和措施。归集起来,我感觉主要有这样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老百姓的口袋里要有钱。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深化我们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我们居民的工资型的收入,同时积极地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要建立起我们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我们的最低生活保障等为重点的覆盖城乡的广覆盖的保障体系包括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等,这样使我们老百姓免除后顾之忧。第三个方面是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公共服务,比如改善我们的交通条件,完善我们的城市功能,在老百姓出行难、上学难、就医难等等方面积极做工作,使我们的城乡居民都能够逐步享受到均等化的、更多的公共服务。“
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两个“更加注重”,与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一起,阐释了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表明社会事业和问题民生将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落脚点:
人民幸福
“美好新宜宾的最终落脚点是人民幸福”。在2006年的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杨冬生响亮提出了这句话。
“不管建设什么样的宜宾,不管有什么样的速度,人民幸福才是宜宾发展的归宿和路径的目标。”这是530多万宜宾人的共识。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草案中,明确写明了坚持把“人民幸福”作为美好新宜宾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幸福地工作、幸福的生活,这是下一个五年每一个人最美好的愿望。
在市委三届十三次全会上,市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赖青说:“要使人民幸福,社会保障必须要跟上,现在基本养老保险在城市已经全覆盖了,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已经在珙县和屏山现行试点先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开,在十二五期间,养老保险要实现城乡全覆盖。还有医疗保险。基本医疗在城市职工、居民、学生都已经覆盖了,现在新农合在全市的十个区县都已经推开了,只有一部分人没有完全进去,这正是我们十二五的目标,还有就是工伤保险、计生保险。失业保险等等我们都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尽量的扩大覆盖面这方面做好工作。“
针对宜宾人口最多的群体——农民,赖青说:“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个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促进就业,政府采取了很多重要的措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是重点,在另一方面,赋予农民的转移就业,还有就业困难的对象,我们把这个作为重点来做,让我们宜宾市的老百姓都实现就业,这是我们的目标。
离2011年已经越来越近。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五年以后,再度回眸,宜宾必将跃上一个更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必将得到明显改善,美好新宜宾建设必将展开更美的图卷……
光辉灿烂的前景在向我们招手。一道道考题,正等着我们回答。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
- 宜宾新接房的业主有福了,免费验房活动再 2018-06-24
- 百人同游宜宾僰王山,抓鸡、寻宝、游山样 2017-06-11
- 楼市叫好?6月宜宾在售楼盘价格及优惠信 2017-06-01
- 评测:80分!宜宾金色领地该不该被看好? 2017-05-15
- 观澜上郡上演“百鸟朝凤”!请速来领票! 2017-05-13
- 新沙盘出炉!小编带你一探山水原著•原香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