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贷款20年要多付3万多利息
正准备贷款买房的市民来说,这次的加息无疑是“雪上加霜”。“现在本来就在限制多套房贷款,即使首套房贷款很难拿到很优惠的利率,这次加息我们老百姓又要多掏不少利息。”记者昨日请工行的理财师帮忙算了笔账,结果100万元、20年期的贷款,如果按基准利率计算,加息后要多增加2.78万元的利息。
工行的理财师给记者算了笔细账,如果市民贷款100万元20年期,如果按基准利率计算,那么原来月供为7130元,加息后月供升至7245元,每月利息增加115元。
总利息则由原来的71.11万元,增加至73.89万元,总利息要多支出2.78万元。
对于二套房来说,加息后负担更重。同样以贷款100万元20年期为例,如果是二套房,必须执行基准利率1.1倍的标准,加息后,月供从7475元上涨至7606元,月供增加131元,而总的利息负担则从原来的79.42万元,增加至82.54万元,多了3.12万元。
提要:一边是楼市调控,一边是加息,对楼市,对买房的人来讲,更多的会关心房价和房贷的变化;工行的理财师给记者算了笔细账,如果市民贷款100万元20年期,如果按基准利率计算,那么原来月供为7130元,加息后月供升至7245元,每月利息增加115元。
加息后还是负利率10万存一年“被缩水”1000元
加息后,尽管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至2.5%,但是和3.5%的CPI相比,实际利率仍是负数。以存款10万元为例,一年后实际上“缩水”了1000元。
业内人士预计,即将公布的9月份CPI可能更高,老百姓要摆脱负利率的影响,必须考虑其他投资渠道。
据了解,目前商业银行发行的一年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基本在3.5%至4%,可以超过CPI涨幅。
提要:一边是楼市调控,一边是加息,对楼市,对买房的人来讲,更多的会关心房价和房贷的变化;工行的理财师给记者算了笔细账,如果市民贷款100万元20年期,如果按基准利率计算,那么原来月供为7130元,加息后月供升至7245元,每月利息增加115元。
房价是涨是跌,开发商和专家有分歧
太突然!
“到明年春节,房子不好卖了!”
“加息了?太突然了啊。”正在饭局上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一个劲问:“不是说年内不加息吗?怎么连着一连串的调控一块来?”他认为,今年年底到明年春节前后的楼市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了,对楼市买卖双方的博弈来说,房子注定不好卖了。
某市同步房地产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史刚说,这或许对楼市将是再一次心理上的“致命打击”,市场的“观望潮”已经渐渐形成,加息将把楼市的“低迷期”拉长。“一旦进入‘加息通道’,才是让楼市最为恐怖的黑暗期”。
有影响!
或将导致房价实质性下跌
也有开发商认为,这次加息传递了货币紧缩的一个信号,对于开发商与购房者而言,在接二连三的调控下,短期的房价必然有下跌的空间。河西的一家开发商昨晚就表示,看来原先的预期又得降一降了,从4月份“国十条”调控政策出台前的“喊着普超2万元/平方米”,11月、12月份估计是将“普跌2万元/平方米”了。
某市中原地产交易中心主管李千娥说,在调控的干预下,房价或将迎来一次实质性的下跌局面,但要说是“压倒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未免太早了。
涨成本!
房价长期下跌几乎不可能
“快两年不调利息了,这次应在意料之中的事。”南京工业大学房地产系副主任吴翔华说,加息并不仅仅是针对房地产市场作出的调控,但客观上也确实对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影响。
“加息并不是抑制资产泡沫的有效武器,而是一把双刃剑。”吴翔华认为,加息之后,很有可能会进入“越加息热钱越多”的怪圈。
这些热钱就是乘虚进入“双市”(楼市、股市),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又将加大,而抗通胀的楼市领域,在化解掉限购令等一些暂时政策之后,中长期的房价下跌几乎没可能。
提要:一边是楼市调控,一边是加息,对楼市,对买房的人来讲,更多的会关心房价和房贷的变化;工行的理财师给记者算了笔细账,如果市民贷款100万元20年期,如果按基准利率计算,那么原来月供为7130元,加息后月供升至7245元,每月利息增加115元。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
- 宜宾新接房的业主有福了,免费验房活动再 2018-06-24
- 百人同游宜宾僰王山,抓鸡、寻宝、游山样 2017-06-11
- 楼市叫好?6月宜宾在售楼盘价格及优惠信 2017-06-01
- 评测:80分!宜宾金色领地该不该被看好? 2017-05-15
- 观澜上郡上演“百鸟朝凤”!请速来领票! 2017-05-13
- 新沙盘出炉!小编带你一探山水原著•原香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