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楼市动态 /专家:未来城市转型发展应实现六个转变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2日讯(记者曹伟) 8月21日,以“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之道”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城市科学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该论坛旨在通过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综合评价,发现城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魏后凯在题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的演讲中表示,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应该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变成新型扩张的发展模式,就是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兴发展模式转变,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

他指出,要实现城市发展转型应该重在实现六个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型,发展的重心从经济增长向更加关注品质提升,产业结构从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城乡应该从过去城乡分布向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发展转型,动力来源从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性转型,从空间结构来看,从无序开发向有序开发转型。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魏后凯:首先感谢经济日报对我的邀请,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我想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想谈一下中国现行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我们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张的发展道路,属于一种典型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正因为是粗放,所以我们国家要科学发展。我们把它归纳成12个字,高增长,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

从高增长来看,我们可以看的很清楚,比如说2007年可以看出来,2007年国家统计局增长速度是13%,当时我们31个省市区加起来是14.2%,我们287个地级以上的城市增长速度是15.3%,15%以下的增长速度从世界上来看应该是一种高增长。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高增长它主要是依靠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支撑的。高消耗,2007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跟世界GDP总量是5.9%,当时水能消耗占世界的47.3%,一次性能源消耗是16.5%,其中煤炭是41.1%,石油是9.2%,粗钢表现消费量占32.4,钢产品消耗量占是33.9%,可以看出我们的经济总量占世界比较少,但是我们资源的消耗是非常大。中国资源的这种高增长,高消耗主要是指城市的高消耗。去年我们的城镇化率是达到了46.6%,05年我们的城镇化是41%,当时我们城市消耗了75%,41%的人口消耗了75%的能源。再一个是高排放,现在2007年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已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我们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6倍,是OECD国家的5.37倍。

第三个特点就是高扩张,这些年我们可以看的很清楚我们的城市建设快速的扩张,我们土地的城镇化远远快于人口的城镇化,我们做了一项测算,2001年到2008年,全国城市建设区的面积平均每年增长6.2%,建设用地的面积平均每年扩张7.4%,但是人均增长只有3.5,远远低于建设用地扩张的速度。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年来,中国城市的高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来看主要是靠土地来支撑,现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全国城市建设用地年均扩张速度是十五时期的6.5倍。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城市的空间扩张主要是依靠三个,第一个就是县域,第二是新区的建设,第三就是产业园区的扩张。在城市土地快速扩张和我们现行体制是有关系的,就是城市空间高速扩张的主要动力之一,跟我们现在城市建设,财政的收入有很大一部分主要来源于我们的土地。2000年,城市的土地转让是880个亿左右,2008年提高到(1005)个亿,这也是我们很多城市热衷于依靠卖地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来快速扩大城市空间的主要原因。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这种粗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带来很多弊端,它带来了城市空间的无序和低效开发,带来了城乡发展的开发。第一点,加剧了城市空间无序和低效开发。比如说一些大城市,贪大求全,好高骛远。还有一些沿海城市开发程度过高,资源压力越来越大。再一个是现在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城市工业用地比重过高,价格也过低,效率比较低。

第三点,加剧了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再一个是城乡质量发展不协调。2009年,我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重达到了3.33,比2004年扩大了3.7,就是我们现在城乡差距还在不断的扩大。

第三个不协调就是我们人口与产业分布不协调。现在一线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城市群在大规模集聚产业的同时,并没有相应大规模的急剧人口,这样造成我们的就业单位,产业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严重不协调,使得我们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全国有三亿的农民工虽然参与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但是并没有相应的公平的分享城市发展政策。

再一点是加剧城市社会发展的失衡。当然这种失衡是在于我们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扩大。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加剧了大城市的膨胀趋势。北京、上海在内的一些大城市,现在已经出现了城市膨胀的趋势,包括现在交通堵塞,住房的拥挤,房价比较高,资源的短缺,生态空间减少,环境质量变化等等问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所以应该推动中国的城市发展全面建设。

当然城市发展的转型是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它包括很多方面。从目前来看,当前中国城市正处于加速转型跟全面转型加速的阶段。再一个是全面转型,全面转型应该是一个大转型,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转型。出现这种加速现象有四个方面,一个是城市理念正在发生大的转变,第二个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第三,城市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在不断的加大,第四点,继续的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变化。所以未来中国的城市发展应该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转变成新型扩张的发展模式,就是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和谐有序的新兴发展模式转变,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当然,要实现城市发展转型应该重在实现六个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型,发展的重心从经济增长向更加关注品质提升,产业结构从产业链的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城乡应该从过去城乡分布向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发展转型,动力来源从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性转型,从空间结构来看,总无序开发向有序开发转型。

城市发展的转型产业转型是核心,产业转型应该实心差异化的转型,大城市应该走高端化、服务化的道路。中小城市跟小城镇应该走特色化跟专业化的道路,应该在我们大城市在中心城区的周边建立一批大规模的现代化的先进产业园区,走专业化,走特色化的道路。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