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楼市在一片惨淡中开场。直到5月份,楼市才开始“回暖”、“复苏”。这一“复苏”,好像把攒了一个冬天的劲都放出来了,房价“蹭蹭蹭”地往上蹿,让人看不懂。
然而房价再涨,有一些人还是要买的。工作几年结婚的小夫妻,用自己攒下的收入,买套离公司不那么远的房子,独立生活,几乎是每个小家庭的梦想。
但是,要完成这个梦想,恐怕已非易事。辛苦存了几年的钱,以前能买到个客厅,再存几年,就只能买个卫生间了。在某种程度上,买房就是和时间赛跑。而在这场比赛中,大部分白领早已“输在了起跑线上”――谁让他们是“80后”呢。于是一咬牙一闭眼,大笔一挥,签下30年的贷款,“我拿青春赌明天”,颇有一些悲壮的。
那要不像周立波提倡的那样,不买房子了,就租房,行吗?理论上说,行的。但真要落到行动,没几个人能迈出这步。不想来回搬家折腾,有错吗?想把日子过得更好,有错吗?想有一个自己的小房子,过上还算舒服的小日子,有错吗?这些让人无法指摘的梦想,和心里隐隐的坚持与心结,到了专家的嘴里,就变成了冷冰冰的“刚性需求”。
扑朔迷离的“学区房”
什么叫“学区房”?字典里根本查不到。“百度知道”为这个新词汇作了一番长长的注解:“好学校所在的区就是学区,买那个区的房子就是学区房,一般学区房比不在学区的房子贵,因为现在小孩入学都是就近入学,你在哪个区就上哪个区的小学,而且一般说的学区都是指升学率很高很好的学校,只有进好的小学才能升好的中学。”
而在现实中,学区房的涵义还要丰富得多。
学区房是对政策的巧妙利用。上海的教育政策不是规定初中、小学生就近入学吗?我购买了对口名校的房子,子女不就自然成了“名校生”吗?
学区房是高明的投资手段。买下优质学区的二手房,不仅可以解决自己孩子的入学问题,等孩子读完后,可以至少保本、甚至涨价卖给下一茬有入学需求的家庭,保值增值效应明显。
学区房是紧俏热销的社会商品。一套普通的二手房,只要打上学区房的标签,单价总会比同等条件的房子贵10%。
而事实上,“学区房”不过是高房价时代的又一个怪胎。大人们期望通过买“学区房”,消解一部分对于未来生活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而实际上,入学政策之类的事情一直在变,谁又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万般无奈的“啃老房”
一位已经买了房的“70后”感叹,以前是父母帮子女买房子,现在是父母帮着付首付,以后,估计父母只能帮着还利息了。房价上涨之快,让父母们一辈子的积蓄迅速地显得杯水车薪。但即便如此,还是有数不清的父母愿意帮子女分担这沉重的担子,哪怕是倾其所有。而不断蹿升的房价,也让父母、甚至祖父母感到压力。据说有银行还推出一种贷款,可以将买房人的子女也一起算作还贷人,一代代的循环接力还贷款。一房累三代,包含了多少辛酸与无奈。
如果我们买房不“啃老”,全凭自己的力量,是否可行?在不少购房论坛中,年轻人“晒”出了自己的不“啃老”购房经。日子过得是真苦,但也未必过不下去。
如今的房价与“80后”年轻夫妻的积蓄差距颇远,小夫妻们的消费水平和他们的经济实力也形成反比,父母资助买房固然很好,无债一身轻,但是为子女买房并不是每个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我们是否也该为他们的晚年多想想?更不要让婚房的负担腐蚀婚姻生活的本质,婚姻的根基是情感,而房产也绝不是幸福婚姻的保障。吃嚼得动的菜,娶养得起的妻,居住得起的房,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轮不到白领的“经适房”
“经适房”的推出,为一批人解决了住房问题。但白领们仔细盘算,却发现自己能排上号的可能性少之又少。作为房产政策忽略的“夹心层”,有一些小小的失落。
白领们往往是最痛苦的一群人。房子要买,车要买,孩子要养,父母要照顾,人前要光鲜,但收入却眼见着涨得不快。
房价上涨的理由有千千万万个――经济复苏,政策利好,品质提升,刚需旺盛,预防通胀……盘算下来,要让房价跌的理由却只有一个――买不起。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
- 宜宾新接房的业主有福了,免费验房活动再 2018-06-24
- 百人同游宜宾僰王山,抓鸡、寻宝、游山样 2017-06-11
- 楼市叫好?6月宜宾在售楼盘价格及优惠信 2017-06-01
- 评测:80分!宜宾金色领地该不该被看好? 2017-05-15
- 观澜上郡上演“百鸟朝凤”!请速来领票! 2017-05-13
- 新沙盘出炉!小编带你一探山水原著•原香 2017-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