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楼市动态 /房地产刺激政策止续之迷或将揭晓
房地产刺激政策止续之迷或将揭晓

据中财网 住建部官员近日称,现行优惠政策是续是停将取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市场对于楼市优惠政策"去留"的猜测,最早始于金秋十月,彼时的舆论风向成为影响甚至左右市场走向的重要因素。现在,这个让各方争论、纠结不休的重大不确定性,有望"拨云见日"变得明朗和清晰。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说,现行房地产优惠是续是停,将取决于很快就要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目前国家各相关部门还未就此制定明确意见。

事实上,金融危机以来,大概没有一个政策的出台,能像房地产扶持政策一样,对提振宏观经济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可能也不会有一个经济政策的"止续"命运,能像现在的楼市优惠政策一样,如此强烈而普遍地牵动着市场的神经。

此前,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曾对媒体表示,鉴于目前经济回暖、房地产市场向好的形势,楼市优惠政策有可能在年底到期后终止。他说,从发布的三季度经济报告来看,前三季度经济增长达到7.7%,今年经济"保八"已不成问题。

不过,对于优惠政策的走向,齐骥的表态更为谨慎。他认为,优惠政策能否"延期",主要还是看大的经济环境,虽然经济已经企稳回暖,但是基础还不稳固。他说,从遏制下滑到真正健康的"复苏",不是短期内就能达到的。

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李慧勇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末提出的一系列房地产刺激政策属于短期应急政策。目前来看,房地产行业在特殊时期的"保增长"任务已经完成,这些购房优惠措施在年底到期后可以结束。他同时强调说,根据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明年也没有必要在房地产开发环节再推出新的刺激方案。

众所周知,房地产业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和消费两驾"马车"的重要支撑点,在此次应对金融危机进程中,它还充分发挥了稳定经济信心的"定心丸"作用。

一方面,中国的国情决定经济要靠投资拉动,而房地产投资约占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25%,这就意味着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即可保证至少四分之一的投资马力;另一方面,房地产消费资金量大,买房子还能带动下游的家电、装修等消费行业。

按照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的说法就是,"房地产行业非常重要,它拉动50多个行业,上游拉动钢铁、建材,下游拉动家用电器,甚至可以一直拉到窗帘、纺织品,所以它的拉动力很强。从整个经济发展、扩大内需特别是以消费为主拉动经济来讲,这个行业非常重要。"

姚景源还认为,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当是居住指标,从这个层面来讲房地产业也非常重要。

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房地产在提振信心的目的实现后,应当致力于和谐的复苏:一种产业结构均衡化的经济,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经济,还要致力于平衡和协调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

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伯成教授则表示,优惠政策的结束应该不会搞"一刀切"或者"急刹车"。政府不会让已经有所起色的楼市重新陷入低迷之中,因此优惠政策将会"有收有放"。

李慧勇也表示,应该区别对待房地产优惠政策。在房地产消费环节,我们还是应该鼓励的,比如银行的房贷优惠利率还是可以继续实施的。

最新的数据显示,尽管近段时间有关于房地产优惠政策年底会结束的声音越来越强,但是一手房成交量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放量增长。分析人士对此称,真正决定消费者购房行为的还是合理的房价,如今畸高的房价阻挡了人们的购买行为。所以,还需要提出一些合理的措施稳定房价。

"只有促进购房者对房地产的真正消费,而不是投资和投机行为,才能真正从消费层面拉动国家经济增长。"他最后强调说。

中央经济会议今日召开:稳增长或替代保增长

据经济观察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没有如之前媒体报道的提前召开,会议将在12月5日如期召开。有分析人士预计由于经济总体形势积极向好,保增长的任务并不十分迫切,“保增长”的基调或将被“稳增长”所替代,而数日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了“5个更加注重”的概念。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央层面最高的决策会议,会议通过回顾过去一年经济工作得失,展望未来经济趋势,并确定未来一年的政策总基调,部署来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

经济总基调是中央经济会议上最受关注的事情,之前市场普遍预期此次经济工作会议制定2010年经济基调将会延续2009年的内容。

而自从2008年开始,中央经济总基调就是由多字方针组成,2007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12字方针,之后随着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基调在2008年发生过4次较大的变更,年初是“防通胀、防过热”,年中变化为“保增长、控通胀”,2008年9月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基调演变为全面“保增长”,2008年11月被调整为“保增长、扩内需”。

2009年的经济基调基本是延续2008年的内容并作出一些调整,整个宏观调整沿着“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增民生”基调来进行,后来随着形势变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应加入“保就业、防通胀”等内容。

由于上述原因,加上在在经济工作会议之前中央高层在多个场合强调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以经济学家认为2010年经济总基调将会延续2009年内容并做出适当调整。

当时,考虑到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保增长的任务并不十分迫切,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保增长”将会被“稳增长”基调所替代;考虑到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问题严重,“调结构”被认为是“稳增长”之后另一个经济方针;同时被认为列入经济基调的还有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同时考虑中央高层多次表示民生投资永远不会过剩,市场判断民生也将是2009年经济基调之一;至于通胀预期问题,由于明年通胀恶化的概率较少,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防止通胀或管理通胀预期”甚至不会放在中央的经济基调中。

但上述预测可能都会落空,来自官方的信息是,不管是9字方针、12字方针或16字方针,在2010年可能都不会被提及,“多字方针可能不会提及,甚至都不会提及保增长或稳增长问题,而是以其他的词语来替代。”一位官员说每年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被认为统一经济思想的“定调会”,“鉴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距离中央政治局会议仅有不到一周之遥,我们认为两次会议在政策立场方面将保持统一。”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乔虹在报告指出。

在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上,中央提出“5个更加注重”的概念,即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这5个更加注重将可能是未来一年经济工作的总指导方针。”一些先知先觉的经济学家判断,高盛高华对“5个更加注重”还做了更加详细的诠释,首先,第一注重表明政府首要任务是防止过度投资、抑制过剩产能、提高工业产出能源效率;其次,政府将在中长期内将经济由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和内需拉动相联系。第三注重表明政府将加大研发投入和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致行动。第四则表明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将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并加强住房保障、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和安全生产工作等。最后一个注重表明政府已清晰地阐述在制定决策过程中将考虑外部环境因素。

与经济基调密切相关的是政策目标,很多人认为未来政府将会坚持8%经济增长目标,但更多人认为经济工作会议可能会淡化此提法。对于货币政策目标,之前来自银监会的信息表明,明年新增信贷规模可能在6-7万亿,广义货币增长(M2)目标继续维持17%左右增长幅度。而来自投行的预测稍高,“我们预计,银行新增贷款2010年是7-8万亿元,M2 增长目标可能会在17-18%之间。”摩根士丹利指出。

中央经济会议周末开 刺激政策是否退出引关注

据中国企业家 中国经济下一步考虑的问题不止是通胀和产能过剩,如何适当地退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才是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重点

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明年的经济刺激政策是否继续?如何进行微调?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这些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中国企业家》记者的采访调查中,多数专家都表示,明年经济刺激政策不会退出,但微调不可避免。

信贷政策

外界普遍担心,如果明年中国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助长资产泡沫的形成,但如果过早收紧,又可能引起经济二次探底,宏观调控政策将如何调整?

11月2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的信息是,明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很显然,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给明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定下基调。

国家信息中心于11月16日发布报告建议,明年仍应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动摇,因为宽松政策的贸然退出会导致市场主体仍显脆弱的信心严重受挫,可能使经济步入下滑通道,甚至陷入长期低迷。

但是,该会议也释放出了2010年在延续2009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础上,经济政策将微调的信号。同时,中央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指出,明年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不少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

多家机构预测,2009年11月CPI将转为正增长。根据中金公司的预测,今年11月CPI即可能转正,并一直维持高位,到2010年年中达到5%。未来半年内,通胀压力将急速放大。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投资过快增长、通货膨胀可能爆发是明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隐忧。目前情况并不明显,但从货币投入到物价上涨的传导过程大概一年左右,因此目前须警惕通货膨胀的发生。

“明年不仅要管理好通胀预期,还要防控实际通胀水平过快上升。”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提醒说。

转型之策

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主要依赖于政府和大型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民间投资并没有太多跟进。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所副所长李扬分析,造成上述情况的直接原因是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以及金融体系的束缚,非竞争性市场准入条件的限制,基础产业和基础部门的垄断,如果这些体制问题不解决,民间投资将难以跟进。

对于过多依赖于投资拉动,多数经济学家都表示了担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提醒,当经济大幅下滑趋势得到抑制并转入企稳回升通道后,投资过快增长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多显露出来,进而加剧本已存在的周期性、结构性产能过剩。

国家发改委已经相继颁布了产能过剩行业的指导措施,并采取严控市场准入,加强环保监督等手段,控制产能过剩继续加剧,但这仍然抵御不了地方企业的投资冲动。

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专家的共识。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司长彭志龙也表示,尽管今年消费经历了较快增长,但我国居民消费增长速度与GDP同期增速相比仍然滞后。

彭志龙认为,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的三大需求发展不平衡,投资和出口增长快,消费增长相对较慢,使得消费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2000年-2008年,投资和净出口同比增速分别比消费快7.2和24个百分点。

但是,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看来,中国经济下一步考虑的问题并非通胀和产能过剩,如何适当地退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才是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重点。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