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宜宾城区城市公共设施状况堪忧
9月3日下午,宜宾城区南岸市政广场,宜宾市翠屏公园的一名负责人赵金荣骑着自行车来回不断地对公共设施进行巡视。1年零9个月来,赵金荣已经记不起这是他的第多少次巡视了,这次巡视过程中,他发现又有一处地埋灯遭到了人为破坏,他用数码相机拍下了受损的地埋灯,并掏出笔记本做好记录。稍后,他将对地埋灯受损时段内,在市政广场值班的人员进行问责,并作相应处罚。

2008年1月,经过招投标,宜宾市翠屏公园夺得了对南岸市政广场的管护权,赵金荣成了市政广场管理处的经理。维修工出身的他,每天均要到市政广场巡视几次,发现公共设施受损,他会立即召集人员进行处理,甚至自己动手维修。1年多以来,他精心管护下的公共设施还算保存完好,但仍有几处健身器材受损严重,不能再使用了。而在他管理市政广场的这段时间,广场公共设施的维护就花了接近3万元,这对他所在的单位来说,意味着严重的亏损……

如此管护,市政广场公共设施尚无法摆脱遭受破坏的厄运,我市其它地方的城市公共设施又将面临怎么样的生存状况呢?

现状:

城市公共设施损毁严重

9月3日上午10时许,63岁的郭全真老人刚从城区翠屏公园锻炼后下山,在盐水溪翠屏公园入口处,他选择了一处树荫坐了下来。树荫四周,是一块块用木板制成的座椅。在郭全真老人的身下,座椅受损严重,有的木块已经整体腐烂,四周随处可见腐朽的木渣。他周围的几处树荫下的木质座椅也是如此,几乎无一完好。


座椅损毁严重

距离郭全真老人不到10米远地地方,一台二位太空漫步机脚踏板已经脱落,剩下一副光秃秃的空架子;一台肩关节康复器的把手也掉落在地上;一台三位扭腰器的其中两个踏板折弯在地,一名小孩刚刚踏上去,便发出了一声刺耳的“咯吱”声,吓得这位小孩赶紧跳了下来;周围的健身器材均锈迹斑斑,无一完好。

9月3日下午,城区合江门地标广场入口处,一对年轻夫妇带着2岁大的儿子在左侧的健身广场内玩耍,年轻夫妇牢牢抓住儿子的手,不让他去玩一个只剩下一根支柱的跷跷板。整个健身广场内,十余套健身器材无一完好,“断臂残肢”取走后,留下的是一张张锋利的“大嘴”。“不敢让儿子去碰这些器材,害怕他被‘咬’伤……”年轻夫妇说。

位于城区南岸的市政广场,应该是公共设施维护得相对较好的一处公共场地。广场上的部分木质坐椅已换成了不锈钢的,护栏、灯箱均涂抹一新。但是,部分儿童健身器材仍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两台跷跷板已不能使用,一套儿童组合训练器受损后,工作人员用铁丝和绳索作了简单的捆绑。广场地面,部分地砖受损开裂,部分灯箱玻璃破碎……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迎接四川省第四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宜宾的召开,2006年前后,我市修建了翠屏山健身路径,翻建了合江门地标广场,新修了南岸市政广场,并在这些公共场所及滨江路、江北文化广场、南岸文化广场等地安装了大量的公用设施。这些公用设施曾在刚装好的一段时间里,美化了环境,方便了市民。如今,这些受损了的公用设备,无疑成了城市环境的一个 “败笔”。3年之间遭受如此大的损毁,公共设施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原因:

人为破坏、自然老化加速公共设施衰亡

“健身器材损毁速度如此之快,与市民操作不当有直接的关系。”刘渝平是宜宾市滨江游园管理处处长,针对地标广场健身器材损毁严重的现象,他认为与市民对健身器材了解不够直接有关。

刘渝平说,健身器材装好后,给“全民健身”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但大多数市民均不了解这些健身器材的使用方法,很少有市民会先看这些健身器材旁的使用说明后,按照使用细则进行操作,这种看似“无意识”的行为,却给健身器材的安全使用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隐患,加之这些设备长期处在露天场所,天长日久自然老化,这些都是健身器材不可抵御的损毁因素。

刘渝平的说法让赵金荣感同身受。就拿他所负责管护的南岸市政广场的儿童健身器材来说,铭牌上清楚地注明这些器材属儿童使用的器材,但一些成人往往毫无顾忌地随意使用,他发现,有一名成年女子,长期违规使用儿童秋千,每次使用时均会荡起老高,而他给这名女子“打招呼”的次数也绝不少于20次,后来经过调查,这名女子就是附近图书馆的工作人员。

有着丰富维修经验的赵金荣分析说,成人的体重往往是儿童体重的数倍以上,若成人不按操作要求使用这些儿童器材,将会加剧这些器材的活动部件及铁链的磨损,甚至给这些器材的支撑部件造成直接的损坏,因健身器材配件极不好买,一旦造成损坏,对这些器材来说,均是“致命”的。

在赵金荣看来,“无意识”的损坏尚属无心之过,人为破坏则是公共设施受损的另一罪魁祸首。南岸市政广场的许多地埋灯、垃圾箱十分牢固,而他在巡视过程中,常常隔三差五地就会发现一些被损坏了的地埋灯和垃圾箱。“这些地埋灯,若不用外力猛力撞击,是不会遭到破坏的。”赵金荣说,虽然广场随时都有值班人员值班,但恶意损坏公共设施的现象却防不胜防。

维护:

多个部门力不从心

“公共设施损毁失修,这与部门之间缺少沟通有关……”市民段守忠是一名健身爱好者,2008年7月,他和经常上翠屏山锻炼的朋友们发现,翠屏公园盐水溪入口处健身路径的健身设施毁坏严重,他们先后给多个部门反映了此事,但没有哪个部门出面进行维修。最终,一名退休职工只好向健身爱好者们发出了倡议,由大家5元、10元地捐资,凑了1000余元,自行对这些健身器材进行了修复。为了向捐资者说明资金去向,该名组织者制作了一份《告示》,将捐款人员、捐款金额以及资金去向等均写进了《告示》,张贴在了盐水溪健身路径处。

修复健身设施,还需市民自己掏腰包?城市公共设施到底该谁管?

宜宾市体育局一位姓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内公共场所修建的部分体育设施,是由市体育局用体育彩票公益金购买后,赠送给相关业主单位的,体育部门只负责安装,具体维护则由受赠单位自行负责。记者从市公用事业局公共设施管理科了解到,市内公共场所安装的公共设施,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通过招投标落实给了具体的管护单位,由管护单位进行管理和维护,市公用事业局则会定期地对这些公共设施进行检查,并对管护单位进行考核。

既然公共设施都有专门的部分负责管护,这些受损的设施为何迟迟得不到修复呢?

宜宾市翠屏公园的副主任熊海告诉记者,盐水溪健身路径在翠屏公园的辖区内,但却是由宜宾市房管局负责修建的,而健身路径上的健身设施则是由市体育局赠送并安装的,健身路径建好后,并没有移交给翠屏公园,他们至今也不知道究竟该由谁来对这些健身器材的维修负责。所以只能加强看护,尽量避免健身器材遭受更大的破坏。

刘渝平告诉记者,与盐水溪健身路径相似,地标广场的健身设备也是由体育部门赠送的。地标广场的公共设施除了健身器材外,还有包括座椅、路灯、垃圾箱等。座椅、路灯、垃圾箱等维护起来并不困难,而对于健身器材的维护,他们实在觉得“头痛”。“头痛”的原因在于,体育部门将健身器材安装好后,并没有将相应资料移交到宜宾市滨江游园管理处,而管理处又没有维修体育器材的专业人员,对于这些健身器材来说,每一个部件之间的结构都相当复杂,以至于健身器材的零部件遭到损坏后,维修人员取下部件就再也安装不上,若不取下这些受损零部件,则又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这些健身设施的零件都是非标准件,我们多次联系厂家,但厂家只成套出售,不单独销售零部件……”刘渝平说,因厂家不愿意单独销售零部件,一旦健身设施遭到损坏,想买新的零件来更换都买不到,若要请厂家的专业人员前来维修,则需要巨大的成本,通过他们测算,即使维修一个零部件只需要几元钱,加上厂家维修人员的差旅费、住宿费等,动辄就是几百上千元。而因这些健身设施是免费赠送的,并没有配备相关的维护费用,这笔费用则只能从他们有限的经费中“挤”出来。这样一来,受赠这些健身器材时,还觉得它是一个“香饽饽”,如今,却变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采访札记:

何不借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东风?

城市公共设施,既是形象工程又是惠民工程,既美化了环境,又让市民得到了实惠。然而,市民在使用这些公共设施时,有没有想过要加以爱护呢?对于受损的公共设施,或许会因业主不明、专业人员缺乏、维护资金不足等,而得不到及时的维修,但这些问题若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应该不难解决。

目前,全市上下都在大力整治城乡环境。据悉,从今年9月起,将重点整治城乡风貌和园林绿化,而这些公共设施,无疑应该列入城乡风貌及园林绿化之列。试想,若能借借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东风,增强市民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同时收紧相关部门头上的“紧箍咒”,让他们“谁搞不好谁下课”,这些受损的公共设施又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呢?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