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楼市动态 /中国货币政策已动态微调 股市楼市方向仍不明
自8月4日上证综指达到3478.01的最高点之后,A股市场便改变从去年10月开始的上涨趋势一路向下,最低探至2761点;与此同时,全国楼市出现区域调整局面,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在7月还首次出现月成交量全部下跌。

业内人士认为,经济复苏的过程中,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不可避免,其中往往又以股市和楼市最具有代表性。本轮资产价格上涨中,资金的推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股市的剧烈波动和部分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成交量的萎缩,主要源于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担心。下阶段,楼市和股市这两个国民经济晴雨表,究竟将会向何方调整?

股市楼市趋势向下

7月29日似乎是本轮股市反弹的主要节点。当天,沪市A股市场毫无征兆地突然暴跌,盘中跌幅一度高达7%。收盘时放历史最大量暴跌5%,创下1664点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数百只个股跌停。随后抄底盘介入,但依然有巨量资金出逃,其后两天大盘反弹,但交投萎缩千亿。

8月4日,上证综指触及3478.01点的高点之后,股市关键词开始由“创新高”,改为“创新低”。8月7日、12日、14日、17日和19日,A股均大幅下跌,频率在加快。在短短两个星期内,上证综指已从8月4日最高的3478.01点回落到8月19日最低的2761点,跌幅近20%,蒸发了3.35万亿元市值。

截止到本周,上证综指较之前有小幅反弹。

与股市相比,楼市的走势总是慢半拍。去年年底时,股市已开始企稳回升,但房地产市场却依然处于寒冬之中,成交量萎靡,降价声频起,多数经济学家唱空。

春节后,伴随着大量刚性需求的启动,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回暖。进入第二季度,全国大部分大城市的商品房成交数量开始急剧攀升,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迅速攀至或接近了2007年楼市最火爆时的水平。

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6月。某研究院的报告显示,6月全国多个城市成交量环比下降或增速下降:北京5月和6月成交面积分别较上月下降9.6%和1.3%,成都、苏州6月成交量环比降幅分别高达35.4%和25.5%,深圳、杭州降幅分别为18.3%和12.8%,上海、重庆、南京与上月基本持平。

7月,住宅市场持续近半年的“量价齐升”的态势开始出现变化。全国住宅市场普遍出现销售量下滑,销售价格上涨的态势。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据对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统计,7月北京期房商品住宅的销量为12840套,剔除其中的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外的期房商品住宅签约套数为10862套,日均约350套,较6月的日均385套下跌9.1%。这已是北京楼市继5月之后今年出现的第二次回调。

另一个典型城市广州,7月共成交6653套,比6月的10502套下降36%,只有5月成交量的一半。

热钱涌入资产升值

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达到7.37万亿元,远超出了年初确定的5万亿元的信贷指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大量的资金推动了股市和楼市价格的上涨。

北京国际金融论坛主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认为,今年一季度以来信贷快速增长,其中确有一部分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楼市,而这也是造成目前股市和楼市暂时回暖的原因之一。

“全年的信贷计划指标在一季度完成了90%以上,当季从银行信贷转到投资领域的资金大概是2.4万亿,其中,不可否认确有一部分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楼市。”成思危说。

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增长32.6%,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同比增长63.1%,从去年起一直紧绷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链得到缓解。资金的进入也导致房地产行业投资和销售数据逐月增加,1至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增长率达到了11.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7.1%,销售额同比增长60.4%。

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提升,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资金从银行搬向股市和楼市。央行公布的货币信贷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居民存款首现负增长,这是时隔近两年第一次出现负增长。与此同时,今年2至6月,A股新开户数达到100万至170万户,7月每周增长50万户。

除此之外还有热钱。“今年1至4月我国外汇结存每个月1200亿美元,5月达到2450亿美元,相当于过去两个月的总额。但5月外贸出口并没有上涨多少,这说明除了正常的商品出口外,有相当一部分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境内。”天津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刘玉录说,“这些资金可能部分已经流入楼市,我们估计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中有1/3是外部资金支撑的;余下有20%为投资性,包括企业集团和个人。”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日前在津举行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制造业资金、信贷资金和避险资金流入股市和楼市,使中国楼市、股市迅速“回暖”。

政策微调已经展开

从年初到7月,中国政府不断强调,要继续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从第二季度开始,政策制定者加强了对信贷资金的管理。

中国银监会不仅启动了专项检查,对信贷投向进行检查,还接连出台《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等政策文件或征求意见稿,要求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同时,客观上对信贷造成紧缩。

8月5日,央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关于“微调”两字引发市场高度警惕。

该报告提出,明确提出未来将“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引导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而一季度时强调的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

对此,央行副行长苏宁澄清说,“微调”不是对货币政策的微调,是对货币政策的操作、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节奏进行微调。央行表达的真实含义,一是要用市场化的手段,而不是用规模控制的办法,其二是“微调”,而不是大的调整。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刘玉录认为,楼市火热的根本原因,现在一个广泛共识是大量投资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也就是说是流动性过剩行情。既然是流动性过剩行情,货币政策动态微调必然出现收紧流动性的作用,那么,股市楼市肯定“受伤”。

特别是房地产业,目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有60%至70%来自于银行贷款,因此,货币政策面的变化肯定会影响到房地产业的资金链。只是这种影响可能体现在心理预期层面,也可能体现在实际货币供应方面,力度也会有大有小。

“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很大,经济复苏离开房地产不行,但如果房价过快增长,在宽松的货币条件下很多人炒房买楼,一旦这部分人还不起房贷了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美国的次贷就是这样的。”刘玉录博士分析说,“我预测还会出台新的对楼市的信贷政策,因为国家不可能允许房价伤害到整个国民经济安全。”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