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宜宾的城市噪音污染处罚有多难?
城区关于噪音的投诉,一年有上千起,但是极少有因为制造噪音污染而受到处罚的。

一个关于噪音的投诉,至少要经过五个部门七个环节才能进行处理,噪音污染处罚为何这么难?

噪音投诉一年上千

2008年,翠屏区全年受理噪音、油烟投诉为1422起,其中噪音投诉达到70%以上——这是翠屏区市容市貌管理局的统计数据。

这个让人瞠目的数据意味着:噪音投诉一年达到上千件,平均每个月约为90件,每天达到3起。而这仅仅是市容市貌管理局的热线电话所接的投诉,并不包括各街道城管中队所接到的投诉。

“把各街道的投诉加上去,更吓人。”统计数据的城管工作人员也不由感慨。虽然长期“打招呼”,但噪音污染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截至今年3月,2009年的噪音投诉达到200多起,丝毫没有下降的趋势。

噪音来自哪里?统计显示,这些投诉主要为南岸的小歌厅和施工噪音,因为新建的楼盘较多。还有安阜的歌厅噪音,以及大观楼周围商家白天的音响声和东街夜晚的夜宵声。“特别是手机店的音响。”负责统计的城管工作人员补充道。

不久前,在与深圳市城管部门的一次交流活动中,宜宾城管特意请教噪音治理的问题,对方回答“我们涉及这方面的很少”,这让翠屏区城管羡慕不已:一个建筑比宜宾多,人口比宜宾密集的经济发达地区,噪音却少得多。

“人家的商家意识强,城市规划好。不像我们这儿,老城区本来就拥挤,商家些也不考虑对周围群众的影响,有些小歌厅没得营业执照照样吼,按我说工商就该把这些全部都取缔了。”城管彭成(化名)抱怨之后,噪音依然如故。

终于,6月1日——9日高考禁噪期间,城区清静了不少,负责生活噪音执法的城管部门开始了24小时轮流值班。高考前一天,翠屏区组织监察、教育、市容管理、工商、卫生、公安、文化等区级相关部门,巡视了考场周边环境整治情况。

“我们都放得很小声!”

6月5日傍晚时分,与以前的喧哗不同,大观楼周边的商家大多都关掉音响,虽然说不上安静,却没有了往昔的嘈杂,车来车往的声音让整个街道显得繁忙。

经纬商城的大电视仍旧开放,只有走到电视底下才能听到声音,音量明显下降,两名城管正在东街路口巡查。“这几天商家些都听招呼。”一名城管似乎对目前的状态比较满意,“你听嘛,音量明显不大。我们24小时都在值班。”

此时,东街十字路口的精英通讯——一个市民多次反映噪音较大的商场,门口的音响关闭,内场音乐开放。“我们都关了,只有内场响起的。”得知采访噪音,一位店员马上说,“我们自己听点轻音乐,音响没有对到街面上。”

“在禁噪期间我们都是严格遵守了相关部门的规定,平时我们都把音乐放得很小声,大声了客人来买东西听不清楚,也不方便。” 魏姓的副店长说,“我们内场有音乐,所以在外场就没必要放那么大声,只是在节假日和搞活动的时候会大声一些。需要的只是一种气氛,这个音乐音量大小跟生意没得啥子关系的。”

同样,南街信大祥通讯的店员回答:“我们平时的声音都没有开得很大声,都是放得比较小的。有时候声音大了的时候我们自己都会受不了,不喜欢开大声了。”

与信大祥相对的经纬商城南街一侧的精英通讯卖场,音响正放着音乐,喇叭对着街道,这正是宜宾市环境监测站监测出音量超标的商家之一,此时的声音似乎比前几天监测时小了许多。一名店员得知了解噪音之事,迅速将喇叭关掉,说:“这个音响坏了好几天了,它自己不知道怎么的就响起了,我们没人开音响,没注意到。”

当问到是哪天坏的时,店员只是说“坏了好久了”便转身离去。而就在七天前的5月29日19:00左右,宜宾市环境监测站进行定点监测时,该音响音量达到88.3分贝。

商家靠感觉控制音量

无一例外,受访的商家都说:“我们平时很注意,都开得很小。”说这话的包括环境监测站监测报告中音量超标的商家。

但是,居住在周边的市民并不认为声音小,这被他们视为噪音。

“有专人控制音响声音吗?”对这个问题,几乎所有手机商场的回答都一致,“看店的营业员,没有指定哪个专门负责。”而对声音分贝,店员几乎没有概念,只是跟着感觉走。

“肯定要保证正常通话,如果说话都听不清了,生意也不好做了。”南街信大祥通讯店店员这样判断音量大小。

而东街的四海通通讯商场则以声音是否刺耳为标准,“今年5月开始,上级就很重视这个问题,多次开会都提到,让大家注意音量,把声音关小点。”一位杨姓店长表示,店员没有专业仪器,无法判断声音分贝,只能凭感觉。同时他承认,有时搞活动的确声音要大些,现在已经注意这个问题了,今后也会更加注意。

“我们有专人控制音量,而且是经过培训,有测量声音分贝的仪器。”宜宾市燕君公司副总经理苏勇说。这也是采访中遇到的唯一一家有专人管理音响的公司。即使如此,在5月29日的两次监测数据显示:经纬商城大屏幕前(东街一侧)监测结果为80.0分贝,超过标准值10.0分贝;经纬商城大屏幕前(南街一侧)监测结果为88.3分贝,超过标准值18.0分贝。

“新闻联播时可能存在声音较大的情况。”苏勇坦言,出发点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新闻,起到宣传作用。至于高考以后是否会恢复到以前的音量,他说:“会按国家规定,控制音量。适当比现在大点,但不会超过国家标准。”

高考期间的特殊招呼

与音量小声的商家不同,6月5日,大观楼肯德基旁边的佳源通讯门口的音响没了踪影。“前几天被城管收了,说他们的音响闹得凶。”一位知情市民透露,当时城管开着的车上还有好几个音箱,都是城管收缴的,“听说,佳源通讯已经是第二次了,上次还罚了100元钱呢!”“这次又要大家筹钱来交罚款了,怕要罚200元才领得回来哟!”一位店员抱怨道。

而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8条规定:违反社会生活噪音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音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罚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高考期间肯定要加大力度。”无论是翠屏区市容市貌管理局还是下属的城管中队均指出高考期间的“特殊性”,并强调“如果不听招呼,就会强制收音响。”但在平时,城管执法大多数时间是用“打招呼,责令立即整改”的“温柔方式”解决问题。

但在这个特殊期间依然不乏投诉对象,6月1日到6月5日中午,翠屏区市容市貌管理局接到噪音投诉依然有10多起。“对南岸的小歌厅投诉比较多。”统计的工作人员透露。

“不少小歌厅都没有营业执照,按理说该由工商取缔。我们城管是最后一个执法部门,本来该前面的部门执行的,结果却是我们城管去。城管没得吊销营业执照的权力,也没得监测音量超标的职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打招呼’,实在不听的就把音响给收了。”一名城管抱怨道。同时,她透露,严格来说收缴音响都是不规范的,因为从法律上来讲没有证据,仅仅是凭耳朵判断商家的音量是否超标。

如果不采取收缴音响的强制性方式,商家就不听招呼;如果采取强制性方式,却没有充分的证据。这让只有执法权却没有监测权的城管两难。

因此,对被投诉的商家处罚“很少”。

繁杂的取证、处罚程序

有市民认为:有监督能力的环境监测站与有执行能力城管部门各司其职、联合执法,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但是,实际上双方却很少合作。“我们是区级部门,环保是市级部门,不好操作的。”彭成解释,要处罚就需要经过城管与环保部门间严密的程序。

市民对某处噪音进行了投诉之后,相关部门要对其进行解决和处理,就必须要有专业部门和专业设备的监测报告。有了这样的报告城管中队对噪音的处理才能有执法依据。

可是让人头疼的是,在投诉之后的处理过程是何其的复杂,可能一个噪音监测报告就需要牵动许多个部门。

“我们区级部门不可能去指挥市级部门做事,所以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市容市貌管理局工作人员这样说。

对于这样的一个繁杂的程序,城管部门也是对其很无奈,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头疼的事情:环境监测站监测噪音的监测费用问题。

“曾经有一次市长信箱中反映噪音问题,我们就委托环境监测站对其进行监测,整笔费用是花费了2000多元。最后,这笔费用不知道该谁出。”市容市貌管理局的一位彭姓工作人员说,最后在双方上级单位的协调下,这笔费用才没有支付,但以后的监测费是否支付的问题,一度让城管部门望而却步。

“但是,环境监测站收费也是合法的,并没有乱收费,合情合理。”一名城管表示。

处罚机制缺位

“建议追究噪音扰民商店法人的违法责任,明明噪音扰民这么多年了,却不追究噪音扰民商家的责任。多罚几次,看他还敢不敢缺德到极点的把噪音扰民搞下去!”深受噪音困扰的市民认为,“处罚才是硬道理。”

“其实,以前是由环境监察支队执法。”一名负责噪音监测的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透露,由于监测站与环境监察支队同属于环保局领导,双方在工作上的衔接也更多,“共同的领导,打一声招呼就伙到一起去了,很方便。”而目前与城管的合作,他坦言,“很少。”

一位曾在市执法局工作,如今已被“下划”到翠屏区的执法人员有着这样的感触:“在重心下移以前,我们市执法局在解决热线问题上是做的比较好的,市执法局当时和市环保局的环监站在衔接上要比现在好得多,现在工作重心下放到翠屏区以后,作为一个区级部门,要跟市级部门衔接,中间肯定有一定难度。”

对5号文的异议

而这个难度来自于2003年5号令。

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宜宾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办法》中明确规定:将市政、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行政处罚职能划给翠屏区市容市貌管理局,其中便涉及对生活噪音的行政处罚,包括:商家使用高音喇叭揽客、经营性的文化娱乐场所发出的歌声等噪音、建筑工地夜间施工作业……

有人认为,这是程序复杂的根源。难道,就因为程序的繁杂,让噪音长期存在下去?

东城城管中队中队长黄义提出,可以由政府牵头,一年组织几次大联动,可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刚开始可能会很累,处罚的人也多,慢慢就会好。”他说。

“个人认为这种联合执法的方式还是很累,为什么不由环保局统一管理,将处罚权划给环境监督支队呢?”有网友认为,“根源还是体制问题,如果把执法权交给环保局的执法大队,相信这样操作起来更方便、快捷!”

“2007年权力下划以来,我们已经多次提出过要求归还执法权。”翠屏区市容市貌管理局局长万强表示,并不是城管部门想推卸责任,而是城管部门没有监测噪音的技术,如果执法权与监测权统一归属,这样更利于解决噪音扰民难题。

(据宜宾《新三江周刊》)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