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宜宾土地的罪孽
【宜宾童谣·孽地】

良田荒滩皆可卖,窝棚大厦统统拆;

土地虽肥荒无草,围墙圈地似冢台。

财政吃紧卖地急,官员紧吃乐开怀;

土地无罪人作孽,京官来宜驱阴霾。

“拆啦”

以前人们一听到“自焚”一词都无比愤慨和激动,现在,自焚一词似乎已经不能在国人心中泛起多大的涟漪。自唐福珍起,自焚案例不断增多,近期湖南株洲又发生了一起。非常可叹之处在于:自焚往往与拆迁事件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英文单词china还可翻译成“陶瓷”,其实,倒不如音译成“拆啦”更有意思。当下中国,一片喊拆之声不绝于耳。其实,为了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拆迁似乎无法避免。但拆出人命甚至拆出全球关注的新闻事件,倒是人们始料未及的事情。

拆迁带给社会的重要信号,就是为了卖地,一切让路。无论良田还是荒地,只要能卖个好价钱,所有的人和物都要为其让路;无论是窝棚还是大厦,统统可以拆掉。

所以,拆迁带给我的印象,除了那些暴戾甚至血腥的新闻故事以外,我更能体会到在一片喊拆声中对城市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破坏与冲击。比如说,就在金岷二江汇合处,曾经有一座高楼,虽然建筑样式老旧,但却是政府部门的办公大楼,由于要修建一个广场,说是要将这一区域的建筑高度给降下来,这座名曰“交通大厦”的楼就被硬生生地推倒了。

其实,推倒也不是不可以,当时媒体亦曾为此作了注解:“塑造城市形象的代价”、“城市建设的大手笔”,诸如此类。但与其说是注解,不如说是狡辩。就算这些说法很有道理,那么,为什么数年过后,在离这幢大楼50米不到的地方,又重新竖起几幢二三十层的高楼?这究竟是对市民的欺骗还是愚弄?

更何况,就算当初要打造所谓的城市景观,要弄个什么“城市会客厅”之类的广场,把那幢在特定历史时期修建的交通大厦作为城市规划的失败标本而保存下来,哪怕不去使用它,让它作为警示后来的城市规划师们的绝好教案,又何尝不可呢?我认为那样丝毫无损宜宾的城市形象,相反却是对过去的一种正视,折射的是一种城市自信。就像一个成功而自信的商人,往往会乐于去回顾自己当初的落魄与狼狈。现在,我们一股脑地拆掉曾经规划失败的建筑,不但不能掩盖那些失败,反而表现出对未来的严重不自信。

在文化层面,合江门交通大厦的蛮横拆除,政府带给社会的价值观就是这样的:后任对前任完全否定,对一切旧的东西毫无保留地丢弃,不敢正视失败的过去,缺乏反思与自省,用新的错误去掩盖旧的失误。

圈地

拆迁之后的下一步骤,一般就是把地给圈起来,要么是政府捂地不拍,要么是开发商拿到地后坐等地价上涨,总之,我们经常能看到围墙之内杂草丛生,当购房者在望眼欲穿中失去耐性,它才慢腾腾地打桩、开工,一块本来就不大的地,要分为三四期开发,每期又分为两三个批次……如此煎熬之下,购房者早已急不可待,千呼万唤之后出来的房子固然贵得离谱。

以中坝为例,填江造地以来,应当至少有5年时间,虽然现在这里陆续在开发,有的小区已经入住,但实际上这里仍有一些地块未被拍卖出去。

对土地问题,公众一般不会去质疑某块土地拍卖后如何开发,进度如何;人们都在忙忙碌碌地为生计奔波,政府当然更不可能主动公开开发进度和拍卖进度。对大多数公众而言,政府在土地问题上的未解之谜,远比歌德巴赫猜想更为难懂。而开发商,往往也会对自己拍下的地块打起太极,“我们正在开发的前期筹备中”,或许数年后还会说“政府有关部门正在办理有关开工手续”……政府与开发商在一唱一和中,国家对土地闲置的政策规定和处罚条款,早就化为无形。如此配合默契,似演双簧,也只有在中国这样非常不透明的政府行政体系环境下,才会成为事实。

财政吃紧是各地政府努力圈地卖地的主要动因,比如近期海南就传出要放松限购令,根本原因就是财政吃紧。海口官方就表示:3月份,建筑业营业税收入4425万元,同比下降33.1%;房地产业营业税收入5937万元,同比下降67.9%;一季度土地增值税收入14090万元,同比下降32.9%。如此下滑趋势和幅度,很多地方政府肯定坐不住。

京官

 但为什么政府那么希望从土地上找到财政的第二支撑点,却又不大力推出土地呢?这中间有一个“市场策略”,政府充分利用了市场规律和权力资源,并且吃准了开发商的心理,而购房者自然成为最无辜、最无助的受害者,是政府“土地财政”的直接牺牲品。

供地少的一个直接效应就是政府可以用不投入多少城市建设的资金,就可以凭借“饥饿疗法”获得高额的卖地回报。以泸州和周边地市为例,他们的一个小区,可以动辄上千亩,但我们宜宾,上百亩的就算“大盘”了;我们基本上没有成片开发的住宅区域,我们的规划非常的激动人心,但真正进入开发,几乎全是零敲碎打。在这种拖延战术之下,宜宾的地价突飞猛进,目前房价已上6000。

其实说我们宜宾不想搞成片开发,那也是假的。我们的南岸西区和江北,就曾有过成片开发的尝试和探索,虽然西区建设在艰难中缓慢推进,而江北新区两度折戟沉沙,令我等百姓唏嘘不已。曾经的白沙片区,亦曾与外地开发企业有过接触,但诸多不巧,未得成功。

江北有一片地,差一点成为“碧桂园模式”(即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合谋低价拿地)的试验场,结果在2008年的宏观调控中“有疾而终”;此后,引进了一家名曰“高金”、主业为火腿肠和保鲜肉的企业来搞开发,当然,现在这家公司已经通过股东大会宣布退出这个项目,也就是说,这片土地的开发目前又陷入停顿。与这块比较大的地相反,盐坪坝也有一块较小的地,被汽车商相中搞了一个汽车产业园,现在亦陷入困局,有关部门和有关官员正在“背书”,官场一片惊怵,而坊间一片欢腾。

在古装戏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来自京城的官员秘密办案的场景,真是大快人心。据传,近期有一批北京官员驻扎宜宾,在检查督办土地使用中的违规问题。全国违规用地的地方,肯定不止宜宾,但此番宜宾被国土资源部“盯上”绝非偶然,包括在此之前,在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宜宾居然被列入房价重点监控对象,这是多么的“幸运”?就像当年宜宾被列入全国十大污染城市名单,这概率是六十分之一,何其不易?现在这次,宜宾的几起违规使用土地的案件,被远在北京的国土资源部盯上,难道只是偶然,或意外?

跳出宜宾,放眼全国,我们发现因土地问题而滋生的腐败和罪恶,何其普遍?如果从唯心的角度来看,似乎土地成了滋生腐败与罪恶的祸首,但如果理性地分析,苍茫大地静默无言,何罪有哉?作孽犯罪者,是人,而非土地。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