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关于宜宾保障房建设“军令状”的问号
从2月21日开始,住建部将陆续与各地政府签订《保障性住房目标责任书》,完成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的分配任务。有媒体形象地将此比喻成“军令状”。“目前,住建部已经向地方政府下达‘死命令’,所有分配完成的目标任务,必须在2011年10月31日前全部开工,否则主要领导将遭到从约谈到行政处分乃至降级、免职的严厉处罚。”(据新华社2月21日)

“军令状”作为问责的依据,是楼市调控工具的一种。签订“军令状”一方面说明住建部对之前保障房任务完成情况不满意;另一方面,说明宏观调控力度很大,注重政策落实。然而,“军令状”能否鞭策各地变成目标任务,还是一个问号。

与此同时,笔者从省内媒体上获悉,2月23日,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四川省政府首次以“军令状”形式,与成都、绵阳、德阳等21个市州签订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责任书。2011年,全省将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改造棚户区34.7万套(户),比2010年计划增长71%;改造农村危房15万户,比2010年计划增长114%。如果没有按“军令状”落实,当地政府部门考核将被“扣分”追责。且到2015年,四川将建设各类保障房100万套,改造棚户区30万户。

在诸如我之类的不少升斗小民耳中,有关保障房的消息不绝于耳,但多数是只见数据,不见房子。名义上的保障房也建成了不少,好像“保障”了不少弱势群体,但经常见诸媒体的真相是丑闻和闹剧,民生工程屡屡被染指,保障房成了某些人的“福利房”,最终“受伤”的仍然是城市最底层的住房困难户……更让人疑惑的是: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强调增加土地供应尤其是要保证保障房的供应,从国土部门公布的保障房供地量也一直在增加,怎么多数市民没有感觉到保障房的供应明显增加呢?保障房的申购为什么还总是那么难?城市的保障房项目到底在哪里?

笔者也一直关注宜宾城市保障房的建设,从2008年开始,宜宾开始着手保障房建设,解决了部分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难题,但与尚处于望房、等房的需求家庭相比,其供给依然是车薪杯水。

不过,2011年宜宾“两会”期间,市长吴光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2011年全市将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1.15万套、棚户区改造6771户。同时要求,宜宾也会将适当加大土地供应量,无疑,这是宜宾低收入人群的福音。

一部分人的梦圆了,还有更多热切的目光在注视着、渴望着、等待着。“蜗居”中的老百姓期盼的是,这些数字能早日变成房子,让“四个宜宾”中的“宜居宜宾”变得名副其实。

秦剑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