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高房价下 宜宾人的生活百态
近段时间,房价迅速回升,房子又成了普通百姓的热门话题。近日,有网友在猫扑网发帖《房子让80后成为垮掉的一代》,直言在高房价下很多“80后”的抱负只是尽快拥有一套房子,因为房地产,“80后”沦落为最没有志气的一代。无独有偶,在某网论坛,也有网友发帖《姐妹们,把没房的男人当垃圾般扔掉》,直指30岁以上的未购房者,由此引发一场关于70后的房子与爱情的论战。有人说,高企的房价让初涉社会的“80后”无所适从,也让没房的“70后”背负上“垃圾”之名;有人说,“啃老族”、“裸婚”、“单身Q群”,成为了没房一族向现实社会妥协的产物;有人说,在城市里拥有一套房子,成了“毕生”的梦想……

故事

狼狈不堪的“房子”

茶客 厘不清

伊世清和妻子丁佳雁过着安稳的“房奴”生活,但是伊世清的好友石天雷需要用钱,于是伊世清将家庭开支中用于还房贷的钱挪给了好友。房贷一直拖着,银行为此诉诸法律,导致房子要被强制拍卖。情急之下,伊世清挪用公款还贷,结果面临牢狱之灾。而由房子作为导火索的种种矛盾,导致了夫妻的离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房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戏剧来源于真实,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活。我和妻子大学毕业后先后来到宜宾。作为“80后”的我们,依靠两边父母的力量,在3年前买下了一套130平米的房子。房子有了,可我们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房子而安定下来。去年,妻子和她单位一个刚分来的大学生有了婚外情。我知道后很痛苦,妻子倒很“干脆”,说趁我俩没孩子,可以离婚。

房子怎么办?她是过错方,我要求她“净身出门”,可是她不依,非要平均分配。事实上,房子总共的花销在30万左右,我父母拿出的现金就有20万。我心里当然不服气,再说,我只是在一个普通的事业单位工作,哪来15万现金给她?她也没钱给我。于是,为了这套房子,我和妻子已经打了一年的“离婚大战”了,彼此恶语中伤却“不离不弃”。说白了,就是为了这套房子,哎,真是狼狈不堪!

为了那个“窝”

茶客 阿讷

虽“为秋风所破”,杜甫总还算有一间自己的“茅屋”。而我以及和我一样命运差不多的人,为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窝”,却要奋斗大半辈子甚至一辈子。

好想“啃老”,却无法“啃老”,多多少少还得给老人一点“补贴”,算是尽点孝道;多想“裸婚”,但无法“裸婚”,孩子早已降临人世,为了他的前途,还得努力付出,尽管不图回报,但责任必须尽到。我既不是“80后”,不属于“垮掉的一代”;又不是“70后”,不会被人“当垃圾般扔掉”,但是我差一点而且只差一点就抓住了“70后”的尾巴,所以还得为“在城市里拥有一套房子”,为了那个属于自己和自己家人的“窝”而“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宜宾的房价,每平方米少者接近3000元,多者超过4000元,甚至更高。而我等工薪族,每月工资就两三千元,一月不吃不喝,尚不能买到1个平方米的房子。真要有个属于自己的稍微像样点的“窝”,真不知要奋斗到猴年马月。然而,人生一世,若连一个“窝”都没有,那何其可悲。所以,为了那个“窝”,不管前面是地雷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在所不辞。

努力吧,朋友!世间没有救世主,命运靠我们自己主宰——努力了,不一定百分之百会有我们自己的“窝”;但是不努力,绝对不会有我们自己的“窝”!

观点

量入而出是正理

茶客 汪汪

最近去成都出差,看到三环外的房子价位都在六七千一平米了,着实感到了“高房价”对人心理的冲击。再一次感叹:还是咱宜宾好呀!

虽然南岸新建住房价格也向4000元/平米左右迈进了,但是,比起国内有些城区房价动辄上万一平米的大城市来说,宜宾的房价算是“温柔”的了。

我很庆幸在房价飙升前的2002年在郊区买了新房,虽然至今仍然感觉离城太远,但是小区内外齐全的生活设施,一点没让我感觉到“城乡差异”。去年买了车以后,更是觉得居住在郊区有很多城市里没有的乐趣,比如,晚上可以站在自家的晒台上观看不远处的大山,空旷的感觉实在太好了。

如今,相对于一般工薪阶层来说,房价确实比较高,但是市场需要在那里,也就是“刚性需求”,所以还是该理性看待,一味抱怨也没有用。经济实力欠佳的时候就租房子住,有什么不可以?非要绑起来当房奴,滋味绝不好受。

还是那句话,量入而出才是正理。

理智看待房价上涨

茶客 黎成田

当下,地方政府GDP增长要靠房价,拉动消费要靠房价,少数实权者个人想“暴富”要靠房价……如果搞一个大型的竞赛活动:什么最能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我敢肯定非房价莫属;什么行业最能导致贫富的两极分化,可能房地产业也要当此“大任”。房价居高不下,并且不断上涨,不只是“70后”、“80后”买不起房子,一般的低收入家庭也只能望房而泣。

我也没有房子,我常常想,把自己一生的收入赌给一套房子,实在不值得,但是又不可能不住房子。我的做法是尽量把住房的要求降得最低,有一个地方安身就可以了,买户型过时的二手房,或者租价廉的房住是我的选择,我是穷人,我没实力,也没必要和富人攀比。把本就不多的钱用于过好温馨幸福的日子,不急于把钱盲目送给富人赚。如果一般收入家庭都不盲目买房,富人们的消费总有饱和的一天吧!当今,穷人买房无异于在瘦鸡脚上刮肉,拿到肥牛腿上去增膘啊!

租房也生活

茶客 雷贤君

“衣、食、住、行”生活四“星宿”中,首先是要遮体,解决温饱,再论住和行。本来收入就低,又无“外援”,只能满足温饱,就别硬撑去做“房奴”,何况是高价“房奴工”?面对高价房,能努力争取则罢,无能力达到,还是放弃好。平淡才是真!

“有钱的买房出租收租金,无钱的租房也过日子。”尽管买房子仍是主导力量,但随着地产新政接踵而至,购房者的心态也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而影响消费行为,或推迟购房计划,或以租房静观市场走向,待楼市更加理性之后,再实施新的购房计划。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工作流动性较大的人群和收入不稳定的人群,如果不结合实际考虑经济条件,一味盲目贷款买房,就可能出现入不敷出的窘状,不仅会出现难以还贷的情况,还有可能因无法还贷而使房产被银行收回。微收入者、低收入者和无老可啃的自立者何偿不是如此!

租房过日子,让自己活得轻松些。没有必要把那点汗水钱塞入砖头缝里,使自己处处窘迫。

建议

安得广厦千万间

茶客 双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唐朝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住有所居,是每个无房者的梦想。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进城人口的日益增多,城市的土地越来越珍贵、住房越来越紧缺,加之一些其他因素,城市房价飞涨,让许多人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只能望“房”兴叹,住房问题成为广大群众甚为关注的焦点。

近段时间,房价迅速回升,房子又成了普通百姓的热门话题,买房是老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买房之后还贷款的生活被戏称为“房奴”生活。最近的电视剧《房子》、《蜗居》就是关于房奴生活的,这两部剧展现了现实生活中的五种“房奴”,这其中也许就有我们的影子吧!

高房价带来的高压力,让初涉社会的“80后”无所适从,也让没房的“70后”背负上“垃圾”之名,“啃老族”、“裸婚”、“单身Q群”,成为了没房一族向现实社会妥协的产物。“啃老”、“裸婚”、“单身Q群”只是表象,房价高才是本质。建议有关人士改变置业观念,要有自己的家不一定非要有自己的房子,租房住可以随时根据家庭情况调整居住环境,总之别让全家人都“吊”在一套房子上;更希望政府以改善民生为己任,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性平衡,想方设法遏制高房价;加强对银行的监管,避免无限制房贷和违规放贷;加强对房产开发商的监管,避免出现违规操作和扰乱市场健康发展的行为。同时,还应提供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完善经济适用房的配套设施,如银行贷款难、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真正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功能落到实处,使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购房要理性

茶客 严敏

安居是乐业的前提。是否住有所居,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工作影响很大。最近,楼市的一轮“购房热”深深地感染了大众,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现在的房价更让工薪族“望房生畏”了。

我的一位朋友好不容易圆了自己的购房梦,而且还淘到了物美价廉、极具升值潜力的住房。天有不测风云,几个月后连住都没住就急于转手了,原来她所在的企业因经营问题裁员,她不幸成为其中的一员。顿失经济来源的朋友无力承受沉重的供房压力,无奈之下,只得将新房转手。试想: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即便房子买得好、买得及时也毫无意义,连工作、生活都不稳定,何谈买房自住呢!

购房族要理性地去看待自己的购房能力,刚刚踏入社会就去买高档住房是不现实的。对“80后”而言,几十万的房价,再加上几万元的家具、电器和装修都不是小数目。购房的年轻夫妻收入的50%要付按揭,30%用于生活基本开支,这样算下来,每个月两人可供支配就更少了。这些“80后”渐渐不敢娱乐、旅游,更没时间享受愉快的生活。因此我建议,还是以租为主,等事业有成,也有一定的积蓄后再买房,这样相对压力会小点。即便是有条件的年轻人,也应该优先考虑买小户型作为过渡,同时,最好是选择地段好、升值空间大和品牌开发商的房子,一旦将来换大房子,之前的小户型也可以很快转手卖出去。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