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围绕“转型工作年”主题,牢牢把握“两化互动,高位求进,转型工作,民生优先”的工作基调,着力强化“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综合
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4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1.94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773.97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286.84亿元,增长12.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7%、75.0%和20.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61.9:23.1调整为14.6:62.3:23.1。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69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占GDP比重达55.9%,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3.1%。
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比上年上涨2.4%,涨幅较上年低2.8个百分点。分类别看,全年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类上涨3.2%;烟酒类上涨2.3%;衣着类上涨1.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9%;居住类上涨3.1%;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3%。(见表1)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5.56亿元,比上年增长4.8%。
农业。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32.9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41.2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到232.89万吨,增长1.0%。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9.11万吨,增长11.1%;蔬菜产量222.76万吨,增长8.0%;茶叶产量3.8万吨,增长13.8%;园林水果产量45.32万吨,增长9.4%。(见表2)
林业。全年实现林业产值12.1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9192公顷,其中成片造林20655公顷,包括: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面积1533公顷,天保工程营造林面积600公顷,其它成片造林18522公顷。当年新增林地面积0.6万公顷,林地保有量53.9万公顷;当年增加森林面积7359公顷,森林保有量50.5万公顷;当年增加活立木蓄积54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达到2189万立方米。森林植被总碳储量2046万吨,森林覆盖率达41.74%。林竹基地初具规模,林业产业迅速发展。全市已建成以松、杉、阔叶等树种为主的木质工业原料林基地20.41万公顷,竹基地20.11万公顷,特色经济林基地7.51万公顷。各类木竹经营加工企业达13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林业龙头企业29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林业专合组织133个。形成了具有宜宾特色的竹加工、木材加工、特色经济林、珍稀树种及苗木花卉、生态旅游、野生动物繁育利用等产业,推进了林业发展和林农增收。
畜牧业。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146.04亿元,比上年增长3.9%。主要畜产品中,肉类总产量60.58万吨,增长2.4%,其中猪牛羊肉49.04万吨,增长2.2%;禽蛋总产量4.89万吨,增长5.7%;猪年末存栏数430.1万头,增长1.1%。(见表3)
渔业。全年实现渔业产值10.02亿元,比上年增长5.5%。水产品产量7.74万吨(新口径),增长5.5%。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10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98.3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0%;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9.8万吨,下降4.5%;全年农村用电量10.04亿千瓦时,增长10.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71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3%。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21.2%,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3.6%。
全市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四基地”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5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8.9%,其中:酒类食品基地实现增加值235.81亿元,增长25.0%;综合能源基地实现增加值163.07亿元,增长20.1%;化工轻纺基地实现增加值95.42亿元,增长7.2%;机械制造基地实现增加值59.27亿元,增长5.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8.01亿元,比上年增长44.18%;实现利税353.36亿元,增长32.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320.39点,比上年提高33.3点。七项工业经济效益指标中:总资产贡献率为22.88%,提高2.4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0.84%,下降0.0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53.4%,下降0.84个百分点;流动资金周转率为2.19次/年,下降0.05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4.81%,提高2.96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61663元/人,提高29792元/人;工业产品销售率99.17%。
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独立核算的建筑企业212个,其中: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175个。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现价总产值14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62.3万平方米,增长11.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90.22万平方米,增长12.8%,竣工率55.56%。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7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26.95亿元,增长35.64%;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93.43亿元,增长16.39%;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04.51亿元,下降0.85%。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控股单位完成投资382.96亿元,增长23.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1.14%。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22.11亿元,增长115.5%;第二产业投资320.34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投资406.35亿元,增长34.6%。从投资的行业来看,增长较快的行业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3.55倍,批发零售业增长1.99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61倍,农、林、牧、渔业增长81.1%,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68.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67.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7.2%,教育业增长44.7%。
全年施工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1957个,建成投产项目1160个,项目建成投产率59.27%,新增固定资产561.48亿元,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74.98%。2012年全市重大项目投资继续推动全市投资稳健增长,向家坝水电站、宜-泸-渝高速公路、中国西南轻工博览城、屏山新县城C段安置房、公路S307线公路屏山至新市段公路复建工程、三江口区域A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屏山国际建材商贸城、筠连新维煤矿、江安年产9.5万吨竹纤维浆粕搬迁升级技改项目以及南溪西区新城步行街建设工程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完成投资量大,有力支撑了全市投资总量,继续带动全市投资实现较快增长。
五、交通、邮电和旅游
2012年,以“畅通宜宾”交通枢纽建设为中心,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7840公里,其中:村道1260公里;四级及以上公路14539公里。全年建成通乡油路(水泥路)493公里,通村公路1260公里,乡镇客运站(点)3个。全年完成公路水路货物运输量6125万吨,比上年增长9.71%,货运周转量524323万吨公里,增长18.17%;完成客运量17083万人次,增长10.15%,客运周转量495234万人公里,增长17.48%。
强化工程建设监管和协调服务保障工作,加快重点项目推进,宜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宜宾至叙永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于12月正式开工。宜宾至彝良至昭通高速公路、宜宾至威信至毕节高速公路宜宾境内段的项目工可报告通过审查,完成了四川、云南两省接线协议签订工作。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一期工程4个多用途泊位及1个滚装泊位已完成部分标段验收;新开工宜宾县三块石码头改扩建项目1个;长宁香炉滩码头项目已通过审核并被批准建设。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完成31.1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达398.61万户,增加22.2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60.83万户,减少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37.78万户,增加24.44万户。互联网用户数37.3万户,增加5.39万户。
2012年,旅游业继续壮大。实现旅游总收入165.94亿元,比上年增长26.95%,接待游客2112.08万人次,增长21.85%。2012年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国家级AAA景区1个、AA景区1个,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4个,四川省星级农家乐126家(其中五星级农家乐1家),四川省5A级旅游购物点1个。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饭店26家,旅行社32家。围绕“一城三海”旅游品牌,加强宣传、营销、合作,推出《美在宜宾》形象片;参加首届乌蒙片区旅游联盟合作峰会、川滇黔十市地州旅游合作与发展峰会、南方旅游城市协作体年会,与28个城市建立旅游深度合作关系;与市林业园林局签署了《关于推进森林旅游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签订了《支持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六、国内外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4.58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零售额60.08亿元,增长36.9%;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17.29亿元,增长12.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5.55亿元,增长23.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66亿元,增长16.5%。
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7.7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4.35%,其中,进口实现2.35亿美元,下降11.55%,出口实现5.42亿美元,下降0.85%。全年实际利用外资4536万美元,下降9.46%;外派输出劳务人员1664人次,增长13.2%;完成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97.2万美元,增长10.69%。
全年招商引资市外履约项目568个,其中:省外履约项目435个。到位市外资金580.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其中:到位省外资金490.21亿元,增长54.7%。引进资金从行业看,主要分布在电力、燃气、煤、制造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引进省外资金主要来源于湖北、重庆、云南、浙江、北京和福建等省(市),占省外引资总额的71.93%;省内市外资金来源集中在成都、泸州、自贡三市,占省内市外到位资金的76.13%。
七、财政、税收和金融保险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279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
- 下一篇:宜宾城区烂尾楼接二连三
- 临港开发区力促节约集约用地 2015-10-10
- 文旅效应凸显宜宾黄金周旅游收入超18亿 2015-10-09
- 成贵铁路9月完成投资59091万元 2015-10-09
- 宜宾等18市州将修绕城高速3条本月开建 2015-10-08
- 宜宾公交有变化29条公交线时刻表有调整 2015-10-08
- 总面积25万㎡岷江新区城市中央公园解读 201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