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杨冬生:把临港区打造成川南经济新引擎

编者按:11月12日,香港《文汇报》刊发了题为《杨冬生:把临港经济区打造成川南经济新引擎》的专访文章。在专访中,十八大代表、市委书记杨冬生深刻阐释了宜宾建设临港经济开发区重大战略决策提出的背景和意义等问题,并详细介绍了临港推进情况和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现本报予以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2009年12月,四川宜宾作出建设临港经济开发区的重大战略决策,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重大的一次改革举措。

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何在当地产生如此大的波澜?日前,记者专访了中共宜宾市委书记杨冬生。

记者:宜宾提出建设临港经济开发区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为何在当地反响如此强烈?

杨冬生:纵观城市兴盛与经济繁荣,无一例外与沿江靠海有关。宜宾地处川滇黔结合部,长江、岷江、金沙江纵贯全境,区位独特,资源富集配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战略布局中占有特殊地位。

从宜宾的市情看,宜宾的希望在长江,崛起在“临港”,新的增长极、突破点在“沿江经济带”。这一决定,是宜宾改革开放30多年最大的改革举措,543万宜宾人为此而兴奋和自豪。

记者: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定位、特色和优势是什么?

杨冬生:从定位上讲,宜宾将把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贯穿西南、通江达海、产业创新、山水宜居的长江第一新港城。近期建设成为四川重要的内河航运枢纽与临港加工制造基地;中期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引擎,实现转型发展、产业创新的重要基地;远期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贸易枢纽,重要的战略资源开发利用基地。

从特色上讲,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是四川第一个以“临港”命名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现在正积极申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建区以来,临港经济开发区就以“中国的宜宾·世界的临港”为己任,采取先进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三大临港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走“以港带园、以园兴城、城乡融合”的路子,推动“港城园”一体化发展。

从优势上讲,四川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位于我市沿江经济带腹心。随着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区域内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搭建起以1个中心城市、4个县城、30余个小城镇为骨架的沿江城镇体系,具备了撬动四川长江上游沿江发展带,领跑川南经济区的条件。

记者: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推进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怎样?

杨冬生:临港经济开发区成立两年多来,已经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00亿元,招商引资协议投资总额超过260亿元。宜宾港开港仅9个月就实现同类型内河港口开港两年后的目标,今年前三季度在去年基础上实现翻番,2013年力争在2012年基础上再翻一番。

目前,产业培育成效明显,新港城建设日新月异,水运口岸通过验收,临港经济开发区已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未来一段时间,宜宾将按照“两年强基、三年突破、五年跨越、十年腾飞”的规划,建设一个城市人口30万、面积47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的都市型生态产业新港城。

下一步,宜宾将以临港经济开发区为战略支点,加快推进沿江地区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发展,着力建设大港口,实现大通关,培育大产业,发展大物流,加快形成沿江“产业群”、“城镇群”和“港口群”。

记者:香港是一个发展得较早的国际化港口城市,宜宾是否考虑加强与香港的交流与合作?

杨冬生:香港是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在港口运营、城市建设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作为同属港口城市的宜宾,十分愿意加强与香港的交流与合作。

前期,我曾与香港物流协会会长陈镜治、香港理工大学物流专家刘建华等进行过深入交流,香港的商贸物流经验成熟,有很多值得宜宾借鉴。同时,香港亿联集团已经成功入驻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这些事实证明,宜宾与香港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合作前景非常广阔。接下来,我们将寻求机会赴香港学习交流,同时也邀请香港的企业到宜宾投资兴业,共同谱写两地合作发展的崭新篇章!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