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明年宜宾城市管理将实现数字化

噪音扰民,扬尘污染,渣土抛洒……这些繁琐的现象在传统的城市管理中,往往需要执法人员现场发现和处理,而在处理类似现象过程中,常常由于处置不及时,给市民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多的困扰。
昨(2)日,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宜宾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将于本月底初步完成。2012年,我市城市管理全面步入数字化,噪音扰民等现象从举报、立案,到处置、复查,均会进入系统予以限时办结,极大限度地提高执法效率、节省执法成本。

“9+28”构建大城管格局

宜宾市数字化城管系统,是融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通信、地理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建设范围覆盖宜宾市城区约60平方公里,涵盖宜宾市、县两级城市(县城)及相关政府部门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据悉,目前,我市传统的城市管理存在不少弊端:城市管理手段不适应城市建设现状、信息反馈不及时;无法主动及时发现问题,管理被动滞后;管理手段跟不上城市建设发展进度,重建设而轻管理;各部门间协调机制不健全,责任划分不清晰,多头管或无人管现象突出;政府管理粗放,管理结果缺乏有效地监督评价机制……传统的城市管理已不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

而数字城管通过快速、精准、高效地发现和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彻底变革城市管理的理念,从而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与传统的城市管理手段相比,数字城管具有变传统式管理为现代化管理;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管理;变突击式管理为长效化管理等重要意义。

据了解,在全省试行数字化城管的10个城市中,按照要求,数字化城管系统由9大基本软件系统构成,而我市数字化城管在9大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在建工地、噪音监测、污水处理、环卫绿化、停车场信息、路灯管理等28个子系统。

“9+28”的数字城管系统,通过城市管理委员会的高位协调、管理、监督机制,协调各相关城市管理的专业部门,充分利用宜宾市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与公安“天网”系统、交警智能交通系统等公共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宜宾市城市管理由传统管理向精细化管理、高效化管理转变。数字城管建成后,将把我市20多个部门进行公共资源有机整合,形成管理、执法、互动、评价、服务为一体的大城管格局。

从“井盖处理”看数字城管

数字化城管怎么管理城市?市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副主任汪振宇以 “井盖处理”为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易懂的回答。

以城区某地一井盖坏损为例,数字城管管理城市大致有7个流程: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人员会及时发现坏损井盖,并上报城市管理监督中心;监督管理中心对该事件进行甄别和立案,移交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井盖的归属,将事件移交给相应的城市管理专业部门;职能部门安排专业人员对井盖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由处置人员出具处理报告;现场巡查人员立即前往现场进行核查;最后,进行结案和考核评价。

在7个流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会进行限时办结。而我市数字城管的28个子系统中,几乎涵盖了城市管理的各个层面,比如噪音污染系统,户外安装的噪音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与系统连接,一旦某地噪音连续超标,监测系统会自动将噪音分贝、噪音责任单位等信息发至该区域巡查人员的智能手机上,再由巡查人员通过以上7个流程,快速进行处置。扬尘治理、工地乱象治理等情况,也与其类似。全面进入数字城管后,我市将按“万米单元格”的模式,在城区每一个区域(单元格)内安排巡查人员,实行全天24小时的巡查,以人工巡查加智能监控的方式,通过数字城管管理城市的7大流程,快速高效地管理城市。

明年实现区县全覆盖

据了解,我市数字化城管建设项目总投入1440万元,第一阶段接入天网、交警视频监控共100个点位(监控头),并自建60个监控头,本月底可完成9大主要系统的建设,并覆盖翠屏区和临港区建成城区,2012年内,完善28个子系统建设,覆盖所有区县县城,并与省级平台实现对接。

形成省、市、县联网后,省级部门可以“遥控”了解宜宾的相关信息,市级部门也可以就在城区,通过显示屏即可对各区县的城市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了解。同时,28个子系统中,还包括一个互动服务系统,广大市民可以通过该系统,对相关案例进行举报,并对案件的办理结果进行查看和满意度评价。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