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令人遗憾的宜宾城市建筑

生活总是充满遗憾,但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对美好的憧憬,如同宜宾的城市建设落后,而我们仍然相信宜宾的明天更好一样。

我们固然不能寄希望于城市的建筑十全十美,但是也不能让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我们选取的这些宜宾的建筑,建成时间或长或短,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很多人深有感触。建筑一旦竣工,遗憾就已经定型,而有些问题,是我们可以预见和避免的。但愿,这种遗憾会越来越少。

西门客运站

建成时间:2004年11月28日

遗憾之处:规划服从于资本

2004年6月宜宾媒体报道称:西门客运站总投资2000多万元。工程自2002年动工以来,于2004年4月底一期工程全部结束。

至今在《宜宾公众网》上依然能查找2004年的消息:新西客站建成后,还要进行二期工程的建设,使宜宾西客站形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一级客运站。

2004年11月28日,西门客运站运营第一天。就有网友发帖称《今天是新西客站运营第一天,我对新西客站的感觉是一个字:乱!!!》:在出站口遇到大堵车,只能缓慢等待才能出站。

其实,在西客站建立之初便有市民预言:西门车站通车之日,就是堵车之时。新西门从老西门搬过来造成了一个新的交通堵塞点,果不其然。有市民建议或者拓宽公路,或者另行开辟分流道,或者建立人行天桥。

2007年,随着车流的增多,西门客运站门前的路越来越烂,也越来越堵。公交车、客运车、的士挤成一团。由于车站的进出只能依靠S206省道,加之交车在此与车站进出的车辆抢道,出租、三轮、摩托抢客成风已是这里每天上演的一大场景。

2008年12月底,翠柏路整治工程动工。

直到2009年底,因拆迁问题,这条路还未修通。2010年8月,修了近两年的路总算通行。

可是西客站门前的路好了,却更堵了。

回到2004年对西门车站的规划,本是在现址基础上整体向后移动数十米的距离,车站进出大门也位于另外一端,同时有一条主干道连接新老翠柏大道。却因为资金问题,不得不“以资金多少定车站大小”,图纸上的规划也就无法采纳。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一级客运站对西门客站来说,只是梦一场。

首席滨江

建成时间:2011年底

开发商:宜宾市投资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遗憾之处:规划赶不上变化

2007年,首席滨江的亮相不得不引人注目,因为它占据了宜宾最显耀的位置:三江交汇处,北临水东门,对望白塔山。效果图上的三幢高楼拔地而起,十分雄伟。

两年过去,2009年首席滨江还不见动工。但它的绯闻和争议从没断过,诸如卖到了5000左右的均价了,2009年才搞定最后一个钉子户。

2011年——首席滨江亮相第五个年头,还是保持着它的神秘。3月,宜宾市房管局网站上发布的《商品房信息》显示已备案套为0,但一些房屋中介已出现首席滨江住房的转让信息。

本地论坛上,网友发的《首席滨江究竟怎么回事?》一帖不知何故被屏蔽,愈加令人猜想。据说,100多套房子静悄悄的卖完了,价格不得而知。更令人奇怪的是:最初公示的效果图是三幢楼,而今却变成了一幢楼立于江边,格外亮眼。

在首席滨江之前,这里是交通局大楼,好不容易拆除却建起新的高楼。如此循环。

遗憾与否,百姓心中自有杆秤。

天池公园

建成时间:千年天池,1979年正式建成天池公园

遗憾之处:十里荷塘变一潭死水

天池夕照——旧时宜宾八景之一,唐宋以来多有记述和题咏,为人所颂:“天池十里如鉴湖,荷花可折鱼可烩”。据说民国时期,游人如织。但如今再也见不到天池的烟波浩渺。

1951年,在天池开办农场,动员大量人力,放水填池,改种粮食。

1972年又开始挖池起土,恢复水面,进行治理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因为电厂和小区的修建,天池来水全部中断,仅靠雨水蓄积,面积也不断缩小,内天池变成一片被分割的鱼塘。

21世纪,修建翠柏大道时,又将部分水域填平。

2006年10月,有市民发现内天池被城市建设产生的泥土石块掩埋,面积不断缩小。有网友组织至天池,倡议“填湖建城,我们说NO!”。华西都市报对此事进行调查报道《一个湖泊渐失一座城市心痛》:记者从宜宾市规划建设局获悉,内天池被规划为住宅用地。天池公园内(外天池)将得到保护,“公园用地将扩大一倍。”

五年过去,公园用地并没有扩大一倍。2011年3月,又有市民发现被分割的内天池被围起来,遭到填埋。网上再次一片哗然,填埋暂时停止。

如此反复折腾,今天的内天池早已失去自然源泉,只能依靠人工注水。或许某一天,天池终将成为历史!

金沙广场

建成时间:2005年初

开发商:雄飞集团

遗憾之处:街道“名不副实”

这又曾是宜宾的一个大项目,2003年重点招商项目,总投资1.8亿元。宣称以“精品购物、餐饮娱乐、康体休闲、文化旅游”为经营业态,其旅游业与商业互动的“24小时消费中心”理念将使金沙商业广场迅速成长成为宜宾极具活力的新兴特色商圈。

2004年由雄飞集团开工建设,在短短一年时间里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后移交给业主,2005年初被命名为“宜宾市旅游购物一条街”。

但此后,金沙广场并未如预期发展,广场负楼的车库改成了商铺卖,在当时引发“金沙广场地下小商品城的33位购房户要求集体退房”的纠纷。

至今,旅游购物一条等的牌子还挂在广场口,但这条街与旅游无关,与K歌有关。据说是由于当初旅游市场不够成熟,业态规划不尽合理,人气与商气都不如人意。前期部分投资商户经营状况较差,便陆续出现“门面转让”的情况,导致后来一间间小歌厅和外地餐饮店乘虚而入,占了广场的大部分地盘。

更遗憾的是,随着城市发展,这里已经成了老城区通向翠柏大道的交通瓶颈。当初的车库另作它用,街边乱停乱放也成了常态。

现今,那块“宜宾市旅游购物一条街”的牌子是否应该改为“娱乐餐饮一条街”更好?

冠英街

建成时间:始于清代,建成于民国

遗憾之处:落泊的历史

史料记载,冠英街东接合江门,西接寿昌寺,南滨金沙江,全长200余米。始修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冠英街上有40余座砖木四合院。

20世纪90年代,租住的居区民烧蜂窝煤时不慎失火,将木质楼房烧毁了一部分。

21世纪初,兴建地标广场时将冠英街拆除了一半,大地主刘文彩之妾凌君如居住过的“衡开相辉”公馆便在那一次被全部拆毁了。

2004年,冠英街被宜宾市人民政府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政府拨专款对此进行了修缮保护。

2007年,冠英街很“繁荣”,买卖蔬菜的人拥挤不堪,人声鼎沸,被网友誉为“最古色古香的菜市”。

2010年1月,冠英街入选四川省第二批历史文化街区。

2011年1月,媒体报道宜宾将在城区冠英街设立宜宾古玩文化市场,为挖掘宜宾更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出力。

2011年11月,为期两个月的冠英街2号院抢险修缮工程竣工验收。

11月天气渐凉,一白发老太蹒跚着依1号院门前,从半闭的门看去,里面堆满杂物。或许百年前这幢小楼里住着某富庶人家的小姐,迈着三寸金莲。

不知何时起,这条“富人街”成了宜宾市民眼中的“贫民窟”。修缮、搬迁——这里的老居民们已经听得麻木。庆幸,此街虽然房屋内部挂满横七竖八的衣物,但外表还算整洁。

曾经显赫的冠英街,静静等待它的未来……

翠柏大道滨江路段

建成时间:2006年

遗憾之处:配套不完善

作为宜宾市2005年第三批重点建设项目,新翠柏大道虽然没有如期完工,但拖得不算不久。

因为道路倚江而漂亮大方,它曾被宜宾驾驶员称为“最美拉力赛道”。好话不过一年,缺陷便开始显现。

2006年9月,“新翠柏大道10大危险地带”被网友评选。第一名即是被誉为“宜宾美丽地带”的滨河公园沿线,原因是:此段来往车辆众多,虽说限速60码,但过往机动车辆时速大都达到80码甚至以上。加之人行道少,无天桥,此路车祸频繁。

由于新路是过渡路面,几年时间就变得坑坑洼洼。2010年7月滨江路段开工修建永久性路面。改造后,这条交通干道的稳定性和行车舒适度都将大大增强。

但是,车舒适了,人却遭殃了。大道周围建起了数个楼盘,2008年地震后,大运小学也搬至此,公交站牌也日趋增多。现在的翠柏大道滨江路段人多车多,由于配套不完善,行人不得不横穿马路,加上过快的车速,车祸频发。

路好了,命却丢了。

菜园沱码头

建成时间:中途停建

计划投资:4142.68万元

遗憾之处:计划没有变化快

几乎与长江第一桥同时开工的菜园沱码头,颇有“大物流、大手笔”的派头。2002年12月12日,时任省建设厅的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开工典礼,并就码头在选址、立项、定点、建设用地划拨等各方面得到宜宾市委市政府倾力协助表示了感谢。

四年之后的2006年11月,媒体报道称,在建的菜园沱货运码头由于正处在南岸东区城市金融商业核心区内,与宜宾城市总体规划和周围环境相冲突。在此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菜园沱货运码头从城市核心区迁出。这,也就注定了菜园沱码头将是一座无疾而终的码头,剩下的水泥墩子只能留给后人瞻仰。

尽管有关部门设想将已建成部分的菜园沱码头则改建为客运码头,以满足宜宾水路客运和水上旅游的要求,但五年后的今天,这里还是只剩下光秃秃的水泥架子而已……

商贸路断头桥

建成时间:尚在施工过程中

遗憾之处:没有“时间表”的市政大道

人们已经忘记具体时间了,只记得大概在2004年开始修了这么一座桥。本来规划这座桥应该和中坝大桥南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