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资讯频道/ 住在宜宾 /打造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 宜宾优势何在?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加快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建设,促进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使金融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金融通过服务实体经济、配置社会资源、调整经济结构,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提出“2365”战略,即“实现两大目标、构建三个中心、打造六大基地、实施五大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正是战略中的“三个中心”之一。那么,打造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宜宾优势何在?

戎城之“容” 通江达海勾勒城市能量

宜宾地处“川滇黔”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交汇处,处于国家“五纵七横”交通规划南北干线与长江东西轴线的交汇点,是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也是国家规划的长江六大枢纽港之一,是四川省内铁路、公路、水路、航空、港口相配套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较为齐备的区域中心城市。

大自然赋予了宜宾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仅仅如此,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还远远不够。近几年来,宜宾市大交通建设“水公铁空”全线出击、全面开花,完成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水路有宜宾港,可通江达海;高速公路网络建设热火朝天,成贵铁路和宜宾新机场项目已经启动。一个个旨在“加速宜宾血液循环”的大项目接连开工,宜宾与省内外各城之间的时空距离正不断缩短,人财物的流通成本逐渐降低,大交通的谋划,为宜宾提升区位优势、转型升级酝酿着强劲的推力。

宜宾这个枢纽城,不仅是四川沿江开放和成渝经济区连接“南贵昆”经济区走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还是四川出川的“南大门”和通江达海的“桥头堡”,当前,在“2365”战略的指导下,宜宾正在建设全省通江达海交通枢纽中心,有长江上游“川滇黔”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的显著优势。

区域优势,是身在内陆的宜宾城最有说服力的硬件,同时也是宜宾作为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的体量之基。

戎城之“容”,还不单是以交通枢纽这个优势为基,作为资源型城市,吸纳外资的地缘容量,更是以服务型政府为己任,誓将宜宾打造为一座国际山水园林城市的气魄与能量。

2013年6月,一场打造“环境兴市”的战役拉开帷幕。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软环境的打造,极大地提升和改善了城市发展的经济环境。在迈向经济强市的道路上,宜宾正以高效通畅的政府职能为导向,笃定前行。

戎城之“荣” 机遇叠加助力金融成长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民收入稳步增加,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既为金融发展提供了良好空间,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这为宜宾推进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010年,四川省提出并启动了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初见成效。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优先发展成都平原城市群和川南城市群,在多点多级发展支撑战略的部署下,省上明确将加大力度推进其他市(州)金融业发展,支持综合实力较强的市(州)加快发展速度、丰富金融要素,逐步将部分市(州)发展成为次级金融中心。目前,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正在向纵深推进,正逐步向成都以外的市州拓展延伸,这为宜宾建设川南城市群金融中心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宜宾经济发展在川南城市群中优势明显。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向好,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实现了由资源大市向产业宜宾的迈进;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发展环境和条件日益改善,加快发展的态势强劲。2012年宜宾市经济总量、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位居全省前列和川南城市群首位。

金融发展基础扎实,金融业增加值逐年增加,由2010年的20.3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0.8亿元,占GDP比重由2.33%增加到2.48%,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也增加到两位数,在川南城市群中处于领先地位。银行业发展较好,宜宾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存贷款规模均居川南城市群首位。

优势面前,宜宾该如何运筹帷幄?让我们拭目以待。

微信扫一扫,去小程序咨询,了解最新销售价格动态

微信扫一扫,加入宜宾买房帮,楼盘动态早知道

三江房产网声明:一切标明来源“三江房产网”或注有"三江房产网"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宜宾三江房产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许可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三江房产网赞同作者观点。